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7章 偷偷幹它一炮! (1 / 3)

地球時,2160年,織女星太空船塢內。

宋寒看著眼前的第三代遠航飛船無奈的搖了搖頭。

“太慢了!”

這是一艘完全為速度和遠航而生的飛船。

一個直徑三千米的圓滾滾大腦袋後面拖拽著一根長長的尾巴。

它就像是一個蝌蚪被放大了無數倍。

使用正電子與物質的泯滅來給飛船加速,哪怕不進入曲率模式,正電子與電子的的泯滅瞬間轉變形態後釋放的伽馬光子,也能將飛船直接推動到06倍光速。

而進入了曲率模式,可以飆升到三倍光速。

在二十世紀,以大型強子對撞機每年也只能製造出10納克的反物質,為了製造出1克反物質,更是需要讓大型強子對撞機連續工作1億年

作為早在地球時1930年就發現的物質泯滅現象,誰也沒想到直到如今,地球都毀滅一百年後的2160年才真正的實現了大規模應用。

不能直接觀察,不能與物質接觸,當初它的發現,也只是人類透過雲霧室來來間接觀察它的偏轉方向及半徑來確定它的存在。

在恆星中的聚變效應,無時無刻不在釋放著難以計數的正電子。

只是它們在出現的瞬間,大多都和電子相互泯滅。

哪怕是人的身體內,每時每刻也都在發生著不同種類的反物質泯滅現象。

它太微觀了,質量為91x10-31千克,讓它的泯滅根本無法對宏觀物質產生干擾。

在地球環境中,每一個的正電子的產生與留存,都需要龐大的系統工程。

但是當生命場這種可以改變數子場函式坍塌機率的能量場,能夠將正電子產生的瞬間,將正電子的激發態,坍縮成基態。

這讓他們對正電子有了大規模利用的基礎。

以神域這種複合場在正電子產生的瞬間將其轉變成低能量的基態,在用彭寧離子阱環和末端旋轉拉伸出來的雙曲面勢阱產生了一個“鞍點”將其吸附,最後在用四極電場將其固定下來。

在織女星戴森球矩陣上,每一座採集場塔都能在它採集吸附方圓百里內,恆星表面產生的正電子吸附集中起來,每天收集數公斤的反物質。

這些反物質被轉移進一個長百米,直徑為十米的四方體燃料箱內,再次被轉運出去。

在三顆恆星表面無數的採集塔集中起來,才達到了他們如今年產萬噸的產量。

宋寒對飛船速度的不滿,讓一旁的飛船設計師臉色有點不自然。

作為成土星本土培育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科研工作者,修行天賦不高的他,一直將主管飛船的建設的正神職位視為最高追求。

現在有封神之權的青雲仙宗宗主表達了對飛船效能的不滿,那自己整個主管飛船的建設的正神神職不是沒有著落了?

“其實還能更快的。”

設計師忍不住辯解道

“我的設計中,是將反物質作為助燃劑新增進原本的核聚變與衰變並聯動力噴射系統中。

反應爐並聯的動力噴射系統本身就能噴湧出了大量的電子,可以直接和正電子相互泯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