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114章 失敗的飯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4章 失敗的飯局

甄雪晴去了張掖,楊崇只等到史世良,是老殘和薛道衡的侄子薛德音陪著來的。薛道衡一代大儒,名動九州,一度官居內史侍郎,深得隋文帝欣賞,只是與隋煬帝楊廣八字不合,從嶺南迴到長安,依舊不受重用;薛德音和薛道衡之子薛收、自家侄子薛元敬齊名,世稱河東三鳳,薛收為長雛、薛德音為鶩鷟,薛元敬為鵷雛。

楊崇一看史世良的架勢,便明白史世良是不準備和自己談實質性東西,就直接吩咐廚房開宴。史世良三人沒想到一桌子的菜以豬肉為主,躊躇著不敢下筷,上等人是不吃豬肉的,這要傳出去可是跌了身份,會被親朋好友說上三五年;楊崇就當看不見,對菜餚一一介紹,不時說上一個典故或做法,陪客的孟鯤鵬、元弘昭率先示範。

史世良眼珠一轉,計上心頭,說道:“楊大人府中果然氣象不同,僕人都能上桌子。”

孟鯤鵬、元弘昭相視而笑,就當沒聽見,楊崇不鹹不淡地答道:“孟大哥和元兄都是我的好友,只不過看我專心於做官,家中的事照料不過來,主動提出幫忙,就象史先生幫人看相,勸人自愛一樣,出自好心。”

史世良嚇了一跳,自愛是他勸說李淵時用的詞,楊崇就這樣簡簡單單說出來,史世良不由得懷疑宇文氏在李淵身旁有奸細;但是一轉念,史世良又否決了這個念頭,自己和李淵談話時現場沒有別人,李淵那麼謹慎的人,不可能自己張揚出去,恐怕連兒子都不會告訴,難道洩密的是淬天閣的人?可淬天閣裡知道這件事的也就那麼幾個,無不是閣中骨幹,史世良根本找不到懷疑的理由。

不止一個人感覺到史世良的異常,薛德音揀起一塊四四方方的紅燒肉說:“天下百姓吃糠菜的大有人在,豬肉能吃上也不錯。”

楊崇頓時對薛德音的評估上了一個臺階,河東薛家也是一等一的高第,薛德音名動關中,卻能如此看淡虛名,救場的動作更是自然,恰到好處,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物。薛德音邊吃邊說:“楊崇,你們家的豬肉好像與外面賣的不一樣,肉嫩一些,也沒有那股澀味,加上特別的燒法,味道不錯。”

楊崇謙遜地笑道:“德音果然見識不凡,說到了點子上,哪天你有時間,到我們農莊去看看。”

薛德音動了筷子,史世良和老殘只好跟著吃起豬肉,好在味道鮮美,倒是不難吃;後面的時間,楊崇就是和史世良三人聊天,天南海北地胡吹,一直到宴席結束,送三人到門外的馬車上,楊崇再也沒談任何關於淬天閣的話。回去的路上,老殘問史世良:“今天楊崇請我們過來,難道就是為了一起吃頓飯,加深加深感情?”

史世良無語,他自然明白,楊崇是看破了自己用意;薛德音在車廂裡依然坐得規規矩矩,點了老殘一句:“或許是我倆在場,楊崇有些話不方便說。”

楊崇傍晚時分,接到了帥國真的迴音,得知樓觀道掌教岐暉同意五日後在無竹觀聚會,就獨自躲到書房,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再次把整個事件在腦海裡過了一遍。有些東西,楊崇現在不能和姜菲商量,隋朝的人重傳承,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姜菲即使名義上被逐出樓觀道,依舊把鬼尼元慧當師傅看,不允許有任何不敬的語言。

書房內蠟燭光搖曳,楊崇順手寫下自己知道的一個個與李淵造反有關係的人名,當寫出李渾的時候,楊崇停住了手中的筆,如果李渾、李敏不死,興旺發達的隴西李氏會接受李淵嗎?楊崇猛然醒悟,歷史上說什麼圖讖“當有李氏應為天子。”,或許就是為了除掉了李渾等人。至於隋文帝夢見洪水氾濫,從而淹沒了整個都城,被唐人指為李淵,不過是一幫好事之徒,為討好李淵父子,證明唐朝受命於天罷了。

楊崇記不清是誰解釋的圖讖,但在心裡已經把那個人看做是史世良的同黨。楊崇繼續推敲,與岐暉的見面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從史世良今天的應對來看很難;楊崇只是個人,與樓觀道、淬天閣這樣的大派比起來差得太遠,李淵的事只是猜測,沒有絲毫的證據在手,說出去也沒人相信,史世良有恃無恐的原因就在此。

楊崇估計岐暉願意前來無竹觀,一定有特殊的理由,索性不管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到什麼時候唱什麼歌,楊崇把桌上的紙片撕得粉碎,李渾等人的名字讓別人看見,只會惹麻煩。當楊崇開啟書房的門走出去的時候,意外地看見司空行滿面喜色地站在外面,正在和元弘昭在聊天。

司空行看見楊崇,笑著走過來說:“弘昭說你正在考慮問題,我就沒敢打擾。”

楊崇把兩人讓進門說:“那是我的罪過,你長途跋涉這麼多天,回來正需要休息,有事明天說也行。”

司空行突然跪下說:“司空行願意加入楊府,效忠家主。”

楊崇嚇一跳,自己的穿越平平淡淡,沒有靈魂附體到什麼帝王之家、權貴豪門,這種納頭就拜的事情想到沒想過,急忙上前,想扶起司空行;司空行是沙場宿將,武功高超,楊崇根本扶不動他。司空行硬是磕完了三個頭,才站起來說:“家主估計得沒錯,在你和姜姑娘標註的區域,我們到時,姜奪已經找到了一個溶洞,挖到大約四千兩黃金,全部帶了回來。”

楊崇點頭說道:“那是姜菲採藥時發現的,不過她不大懂開採的方法,去了三次,只採到五百多兩黃金,所以我們把圖紙給了張果老一份,讓他安排人先去。這次楊府的人除了你,還有哪些人知道金礦?”

“只有郝文、楊三、楊七、楊十。”司空行小心地說:“不過,郝文和楊七沒有上山。回來的路上,姜公子他們一直綴在商隊的後面暗中保護,現在住在豐邑坊;姜公子說了,張果老同意他和寇九珙出師了,只是那個寇九珙是看上去太年輕,不大好說。”

“我們要相信張果老的判斷。”楊崇想了想,吩咐道:“姜菲好幾年沒見到哥哥了,你先安排一下,明天把兩人送到別院去,我和姜菲在那裡和他見面。”

元弘昭暗自心中點頭,金礦的事連他這個管家也不清楚,楊崇卻毫無保留地交待給了司空行,這種信任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楊崇雖然年輕,但胸中的格局和氣度不亞於那些大家族的家主,司空行願意效忠可能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還有楊崇那不可思議的眼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