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匹汗血馬一公一母,一紅一慄,頭細頸高,四肢修長,步伐輕盈地走在河灘的草地上,展示著它們完美的身形曲線。統葉護羨慕地看著說:“馬不錯,都是兩三年的馬齡。漢武帝元鼎四年,有個敦煌囚徒捕得一匹汗血寶馬獻給漢武帝,漢武帝欣喜若狂,稱其為天馬。為改變國內馬的品質,漢武帝派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遭到拒絕,後來李廣利兩次征戰,才讓大宛國交出良馬。你們短短數日,便讓康國交出寶馬,果然是大隋天朝的威懾所在。”
統葉護明明說的是讚賞的話,聽在楊崇耳朵裡是不寒而慄,你一個胡人,對漢人的歷史那麼瞭解幹什麼?楊崇轉換話題問道:“可汗可以繼續說那個故事嗎?”
統葉護點頭道:“那個人從波斯帶出了一樣東西,據他自己說可以改變天下的形勢,他給我們牙帳投了一封信函,介紹了大隋使團到康國的目的,以此證明他的內容。說來慚愧,牙帳高手過百,硬是讓他不知不覺地把信送進來,沒有發現一點蹤跡;正因為如此,引起了我們高度的重視。”
楊崇點點頭,非常人做非常事,歸鳥走了如此驚險的一步棋,射匱和統葉護不可能無動於衷,換了自己,也忍不住好奇心。統葉護的臉色變得有些憂愁,繼續說道:“我們立即向康國加派了人手,在藥殺水兩岸遍佈暗樁,果然見到韋節使團的到來,甚至見到一些人與他們會和。只是在撒麻耳乾的那個晚上,我們的人被隔離在那片民宅區以外。”
楊崇有些緊張地問道:“你們的人看清楚他們是什麼人嗎?”
統葉護笑道:“那些人都戴著面罩,根本看不出來是什麼人,不過敢在撒麻耳幹弄出這麼大的動作,代失畢應該知道,楊大人沒向他打聽?”
正如一個故事說到最關鍵的地方卡殼,楊崇有些煩躁和難事,向代失畢打聽?他知道也不敢說;楊崇立即調整心情,淡淡說道:“一個故事而已,不值得深究。”
統葉護一豎大拇指讚道:“楊大人果然有涵養,如此情況,依舊風輕雲淡。只不過我們是好朋友,就是編,我也要編下去。我的人雖然沒有看出對方是什麼人,但是可以斷定,對方絕不是康國的軍隊,因為他們最後大部分人消失在城外的荒漠裡,只有少部分人回了撒麻耳幹。”
楊崇理解,荒漠地帶不同於城市山區,根本沒有作為掩護的掩體,只能遠遠地綴著,統葉護就是這點資訊也肯定付出了代價。楊崇故作遲疑地問道:“可汗不會是提醒我,那批人是赤金突厥吧?對了,在證明第一封信函真實後,有沒有第二封信函?”
統葉護忽然顧左右而言其他:“我大哥對我這次去長安很擔心,不知道能不能被朝廷接見?”
現在大隋是西突厥的宗主國,處羅可汗是西突厥的王者身份,射匱和統葉護只是西突厥一個部落首領的身份,按照規定,可能由禮部的官員接待一下,連皇城都進不了。楊崇自然不會跟自己找麻煩,笑道:“可汗可以到了長安以後再想辦法,要是換了處羅可汗,長安可不是想進就進的。”
處羅可汗要進長安城,必須先上表陳情,隋煬帝楊廣批准後,才可以在隋軍的一路接應下,前往長安;統葉護就簡單多了,只要以一個使者的身份,就能一路驗關入京,當然隨從不得超過十人。統葉護誠懇地說道:“楊崇,我和哥哥對大隋的忠心是真的,你放心,五百騎送到高昌便返回,我孤身和你們回長安。”
統葉護的眼神莊重,語氣充滿對大隋的敬意,要不是楊崇曉得統葉護在歷史上是什麼人,十有八九被騙了,不過楊崇佩服統葉護單騎入京的想法,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楊崇突然想到,人是會變的,這時候的統葉護雖然充滿理想,或許對大隋的畏懼是紮在他心中的,楊崇開始琢磨,如果自己加以引導,是否能改變統葉護這個人。
改變統葉護,就意味著可能改變西突厥的歷史,楊崇決定嘗試一下,安慰道:“可汗放心,到了長安,生活上有什麼不便,儘管找我。”
統葉護是個明白人,曉得楊崇只是八品小官,能許諾的目前只有這些,不介意地說:“到時候,可是多有打擾。”
楊崇半開玩笑說:“我其實有點私心,想把那個故事聽完,哪天可汗想到第二封信函,告訴我一聲。”
統葉護苦澀地笑笑說:“結局往往都是出乎意外的,第二封信函還是送到了射匱的臥室,上面只有一句話,‘你們上當了’。”
楊崇暗叫好險,難怪統葉護肯說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對西突厥而言毫無用處,統葉護是想用來和自己討價還價。但楊崇轉念一想,統葉護什麼人物,需要做這些使詐的事嗎?尤其在部落剛剛起步,還需要自己幫助的時候。統葉護不會那麼蠢,那些“什麼少年時充滿理想,後來發現自己活得毫無價值,開了一個賭局”之類的話,不應該是統葉護的猜測。楊崇從容問道:“可汗可是遺忘了什麼?”
統葉護低頭考慮了一陣,抬起頭說道:“其實我們從波斯還聽到一件事,在兩年前,波斯的一座鐵廠發生暴動,據說參與者多達數百人,在波斯軍隊的追擊下,大約有二十多人騎馬逃出波斯,最後在米國都城那密水西失去行蹤。那密水西距撒麻耳幹只有百里之遙,其後在昭武諸城先後發生了三起滅門案。”
原來如此,楊崇主動說道:“到長安後,我可以介紹你給宇文述大將軍認識,你也可以自己去找裴矩或長孫晟。但是兩條途徑不能同時進行,你只能選一條。”
統葉護為難道:“楊崇你真夠朋友,不過我不是不相信宇文將軍和你,只是怕裴大人他們不高興,從中阻擾,畢竟是他們負責西域,聽說裴大人和高相,對宇文大將軍有些感冒,所以我還是想去求見裴大人,你要是有辦法,幫我打聽一下,裴大人有什麼嗜好。”
看得出統葉護確實下過一番功夫,曉得大隋的朝堂上,以高熲為首的一方力主守成,以隋煬帝楊廣為首的一方力爭改革。守成也好,改革也罷,說到底,牽扯的就是權力爭鬥,高熲希望楊廣曹隨蕭規,和文帝當年一樣,楊廣正在壯年,又豈能看著大權旁落。統葉護說這番話並不擔心楊崇,自己護送使團回長安,楊崇絕不會在宇文述面前說壞話,要是裴矩等人再點頭,哥哥射匱可汗的事就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