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651章 無人待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1章 無人待見

手機閱讀

凌敬等人點頭,他們都清楚,楊崇為了避嫌,也是精力不夠,是逐漸讓出了中下等市場的份額,高檔產品講究的是技術,楊崇不會再退一步;楊善經笑著說:“你沒懂我的意思,既然在利州可以開皮革坊,在榆林縣應該也不成問題,我是想自己開一家皮革坊,但是我沒有有經驗的人手。”

凌敬和楊善經也是老朋友,笑道:“你可以和楊縯、楊智才商量,他們名下都有皮革坊。”

皇族現在生意做得好的就數這兩個人了,楊縯接下的是當年楊崇和楊浩留給楊恭仁的盤子,現在做的風生水起,從青海到南陽都有生意,楊綝、楊侗能過得那麼滋潤,一大半靠著楊縯供養。楊智才是蔡王楊智積一支的負責人,基本上就是在洛陽經營,名下有二十多家工坊,超過一半是楊崇轉讓的技術。

楊善經要的就是這句話,可以和楊縯、楊智才正面接觸,楊善經還是希望皇族能為楊政道的未來多鋪一點路。蔡王楊智積父子都沒有見楊善經,讓管家出面說兩人去打獵了,請楊善經留下要說的事;過了一天,又是管家到驛館通知,生意全歸楊智才管。楊善經明白,蔡王在楊崇這裡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權勢金錢都有了,比之在聖天子楊廣手下每日提心吊膽,不知道要強過多少倍。

可是楊善經登門拜訪楊縯的時候,楊縯去了青海,楊善經只見到楊綝;楊綝拒絕出仕,現在每天在家就是打發時間,就是這樣,對楊善經關於楊政道的提議也毫無興趣,楊綝說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楊政道不能夠給皇族提供任何好處,要的卻是皇族承擔滅族的風險。不過對於皮革坊,楊綝答應了,都是自家人,這點技術不值得保密。

中午的時候,楊綝還在魚尾樓擺了一桌,喊來楊慈佑、郭倫相陪;魚尾樓現在是長安第一酒樓,在長安十二縣一共開了十五處分店。如果不是楊綝預先派人來定了包廂,到飯點的時候,能在一樓二樓的大廳裡有張桌子就算不錯的了;魚尾樓的菜很講究,色香味俱全,讓楊善經想起以前在長安皇宮裡吃飯的味道。

不過當今的大隋,已經是物是人非,皇族的富貴還在,但是根本談不上榮華二字,楊慈佑面對親人還是忍不住傷感了片刻,但是楊善經、楊綝都沒什麼特別的表示,大業年間的皇族日子也就那樣,楊慈佑是公主自然不同。兩人裝作不見地說著閒話,最後還是說到了正事上面,楊善經溫和地看著郭倫。

都是親戚,說話就比較放得開,郭倫實話實說:“我那個小舅子平時不多言,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楊則其實是納言楊達的兒子,那次楊玄感叛亂,因為出面勸阻衛玄被流放。楊崇也不認識他,但是看中了他,後來一路遷升,他就感覺,同樣是大隋,現在的氣氛好多了,幾次出事,楊崇最多隻殺了首惡。”

楊善經從政多年,哪還看不出兩人的意思,楊綝是表示自己沒辦法,郭倫乾脆表示現在很好;楊則是從張掖跟隨楊崇起家的大將,目前是楊崇手下安定郡守兼賀蘭道行軍總管,主管懷遠郡、安定郡、北地郡、平涼郡以及賀蘭山、蕭關的軍事防務,屬於實權,和楊綱是皇族執掌兵權的兩個人。

楊善經苦澀地說:“聖天子待我等不薄,總不能看楊政道無處安身吧?”

楊慈佑幫楊善經揀了一隻五兩重的螃蟹說:“你們就沒考慮過在榆林城定居?回長安沒什麼好處,你看楊侗,現在在江都不肯回來,楊崇也不管,虧得還有郡王的俸祿,和江都宮沒有燒掉的那幾座側殿。”

楊綝失笑道:“慈佑,算了吧,要是楊崇、楊縯沒有預先在南陽錢莊幫楊侗弄個股東,和韋家的貼補,楊侗的日子過得也沒這麼舒心。但是按照楊縯的看法,楊侗不如回到長安,可以想辦法出任一個郡守,要不然做生意也沒有問題,總這樣耗下去,一旦屈突通去世,將是一個很麻煩的事。”

楊慈佑搖頭說:“最懂楊侗的人不是我,是楊崇。我給楊侗去過信了,他回答不急,後來我在一次飯局中問楊崇,是不是他和楊侗有約定,楊崇就直接說,楊侗是在等楊政道的結果。”

楊善經總算明瞭了楊政道為什麼無人待見,因為在想恢復舊制的楊慈佑眼裡,就算是要怎樣,也輪不到楊政道,前面還有一個楊侗;況且與楊崇暗中較量,楊政道不回朝是一種牽制,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楊善經喝了一杯汾酒,問郭倫:“楊崇現在是不是在規劃和突厥的交易?”

郭倫也是楊崇的生意夥伴,敬了楊善經酒說:“與突厥的交易現在還停頓在榨場交易,我和李淳風談論過,如果頡利可汗和蕭皇后不改變態度,很難向前推進。越王現在的注意力在下個月舉行的羌族大會上,二十五個羌族部落和吐谷渾的使者進京,商討如何安置青海到隴右所有羌族的事情,先到的岷山六羌都住在咸陽城那邊呢。”

楊善經心中一顫,羌族和吐谷渾是大隋西邊的不安因素,但是楊崇是從河西起家,收服了党項八羌和白蘭、白狗、婼羌、發羌、白馬羌,又打垮了吐谷渾,在青海一帶奠定了說一不二的基礎。只是岷山羌、青衣羌、赤排羌都是後來兵敗投降,雖然靠著懾服和安置兩手,但是也是僅僅達到羌族不鬧事的地步,和党項羌幾乎就是漢人的效果完全不同。

楊崇此舉肯定是要徹底解決西邊的問題,一邊在日後騰出手來北上;楊善經仔細一問才知道是馬鈴薯惹的禍,不是楊崇有雄霸四海的決心。馬鈴薯鋪開的工作讓河南、隴右忙成一團,也把難題踢到了楊崇面前。

本書來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