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663章 重危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3章 重危行

房玄齡和楊汪只能說楊崇謹慎,沒有調十六衛的精兵,而是從各地調集大軍,這就有了可操作的空間,不僅不會因為動搖大隋各地的駐軍情況;退一萬步說,縱然戰敗,對於大局沒有影響。這些人雖然名聲不是特別大,但是無一不是善戰之將,房玄齡露出笑意問:“行軍司馬和長史準備安排什麼人?”

楊崇搖搖頭說:“沒有太好的人選,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制衡太多,不利於陳稜作戰,我考慮崔君肅改任平壤道總管的長史,闞稜任行軍司馬;範願接替崔君肅出任右翊衛長史,西門君儀接替宣城郡守一職。”

房玄齡鬆了一口氣,楊崇不準備趁機排除異己,是一個最好的訊號。範願與其他人不一樣,作為地方郡守,他沒有什麼強硬的後臺,調到洛陽很有希望鍍鍍金,成為楊崇在十六衛的親信,日後到兵部或某個留守司任職,範願不會不願意。

楊汪問楊崇:“你到哪裡坐鎮?”

楊崇信心十足地說:“涿郡。徐世績既然出征,總得要一個鎮得住檯面的人在涿郡,以應付安州和突厥的變化;這次還是史大千陪我出行,可以在半路上讓崔君肅、沈光、韋挺、王君廓他們半路上去登州。”

楊汪笑笑說:“那我就祝願越王心想事成。長安放心,政事堂不會出任何亂子,房玄齡和楊公卿能控制得住局面。”

果然在政事堂商議的時候,杜伏威希望自己可以去消滅高句麗,但是楊崇沒說話,凌敬、楊汪就先後表示反對,這只是襲擾高句麗,不是滅國之戰,不需要大人物親征,還是徐世績、陳稜指揮就行了。等聽到樞密院調動軍隊的名單,杜伏威就不吭聲了,這些人都是第二流的軍隊,就象契苾何力,作為羅士信的副將,帶領的四千人只有一千騎是背嵬營的精銳,而另外三千都是從江陵等地抽調的步軍。

楊崇離開長安前,李靖和姜奪已經回到長安,楊崇與兩人談完話後,李靖只休息了一天,就和紅拂女趕去了太原。姜奪對到尚書省有些不願意,屈居於杜伏威之下,更是不甘心,楊崇只問了一句:“等天下太平的時候,你準備做什麼?”

姜奪恍然大悟,立即同意去上任,楊崇又派員外散騎常侍韋淑諧、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分別前往馮盎和寧長真之處持節宣諭,以示安撫。韋淑諧和李公淹都做過李唐的官,但是看在韋家和趙郡李氏的份上起用,楊崇這時候打發兩人去嶺南可謂高明之至,馮盎和寧長真想不想造反,豈是派人宣慰就可以的,楊崇的目的就是要兩人離開長安。

等一切安排完,楊崇和家人告別,在史大千、盧彥卿、裴矩、溫大有、汪華等人陪同下前往涿郡巡視;杜淹帶著一部分官員送到十里長亭,更有許多百姓在路邊相送。楊崇此次是第一次沒帶家眷,在朝堂人想象中,楊崇很可能深入東北,軍中更是流言不斷,許多將士都上書請纓出戰,害得房玄齡不得不出面解釋。

春風拂柳,鶯飛草長,晚春的風光分外迷人,楊崇望著雄赳赳行進的大軍和擠在路邊觀看送行的百姓,輕聲說道:“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淹,我希望這是我最後一次北上,可惜不是,突厥不滅,這件事就無法告一段落。”

杜淹笑道:“年紀大了,難免傷感,其實不用管,俗話說天意難違,我們是為了中原的黎民百姓,是為了不讓胡人再飲馬黃河,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們在做,老天在看,只要不欺心就夠了。你哪次出征有這麼多人相送,你沒看百姓在送水送酒嗎,其實沒有人不贊成對高句麗動手,只是擔心會再次蒙羞。”

杜淹說的是大實話,兩人身邊的官員紛紛點頭,數次戰敗不說,最關鍵的是幾十萬將士的屍骸被高句麗人在遼河堆成了景觀,每次一說起,就是心頭隱隱的痛。哪怕是嘴裡說得再怎樣,心裡還是希望隋軍能戰勝高句麗。

一名戰士喝完百姓遞過來的水酒,隨手扔了酒碗,慷慨高歌:“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忍情輕斷思家念,慷慨捧出報國心。昂然含笑赴沙場,大旗招展日無光,氣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長矢射天狼。”

歌聲豪邁,無數人應和,十人、百人、千人、萬人齊歌,讓無數人悽切落淚,楊崇不再矯情,朝杜淹施禮告別,坐進馬車,在百騎營的簇擁下,一路朝東而去。杜淹望著大軍走遠,才帶著眾官員回城,敬播低聲問杜淹:“杜大人,莫非傳言是真,越王這次不是去巡視,而是要和北面開戰。”

杜淹大笑道:“假亦真時真亦假,兵者詭道,走,回城喝酒去。”

楊崇前往涿郡的大軍一路行行走走,加上在洛陽、鄴城耽擱的時間,足足花了快兩個月才到涿郡。徐世績已經離開快一個月了,宋金剛被調來和崔民壽主持大局。自從獨狐篡一閥之主去了雲中都護府,雁門郡徹底打消了南下代州的想法,注意力全放在了獨狐篡身上,宋金剛才得以前來涿郡。

宋金剛確實想與楊崇見一面,討論一下代州的走向;宋金剛見識過楊崇在河東的種種手段,自然曉得代州局勢嚴峻,除非是楊崇親自出手,或是李淳風那樣的角色過來,靠著代州、恆山當地計程車族,遠遠不夠。對宋金剛的疑慮,楊崇的指點就是平城,既然重建了,就要建好,讓平城成為軍事經濟重鎮。

宋金剛苦笑著說:“越王,這件事我是真的不在行,要不我去遼東打仗,你另外安排一個能幹的人來。”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