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狼旗終於掉頭,突厥大軍撤退了,史大千在飛艇的配合下追擊了十里地,斬殺四千多人而歸;橋北一戰,突厥傷亡高達兩萬人,大部分是自己互相踐踏造成。頡利可汗後退了五十里才紮下營寨,楊崇派人送信,約定明日決戰;頡利可汗同意後,召集突利等將領商議,突利搖頭說:“天上的飛艇太厲害,這仗無法打,就算人不怕,戰馬可控制不住。”
突厥眾將紛紛點頭,他們不怕與人搏命,但是這種白白的死亡還是有些害怕;頡利可汗自然知道這個侄子對自己坐上大汗寶座不滿,聞言正要打壓一番,靈武的快馬趕到,步利設五萬聯軍與諸葛全五萬大軍對決,一戰整整損失了三萬多人,步利設率領殘兵守在平涼郡,等待頡利可汗的大軍會合。
延陀設低聲建議說:“大汗,議和吧,步利設慘敗之下,根本沒有再戰的勇氣,楊崇能在武功等我們,就說明他早有準備,明日就算獲勝,傷亡必定不小;楊崇可以繼續徵調軍隊再戰,我們孤軍深入,架不住這樣的消耗。一旦人打光了,國內必定出亂子。”
突厥的大汗不是中原的皇帝,從某些方面看,甚至權力還不如中原的郡守;手下的部落都是靠強權威懾,如果頡利可汗的勢力不如手下某些人,那麼內部的動亂幾乎可以說是必然的。頡利可汗陰沉地看看執失思力說:“還是你去,和楊崇說,我退兵了,希望他能安排沿途提供糧食,讓我順利撤走。”
執失思力苦笑一聲,帶著兩名隨從,連夜來到渭河邊,隋軍已經在河北面設了一個一千人的小寨,聽清楚執失思力的來意,守寨的軍官用最快的速度把執失思力送到楊崇面前。執失思力見到楊崇施禮說:“丞相誤會了,大汗是特地去長安與你見面。”
楊崇冷冷地說:“如果今天你們殺過渭水,就不會這麼說了吧。頡利可汗要是隻想與我見面,至於動用二十萬大軍,還要知會李世民嗎?按照我和他的關係,大可以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喝喝酒,聊聊天,找些歌舞伎助興,需要象現在這樣,找幾十萬大軍和百姓來助興?”
執失思力心說你倆沒一個是這樣的人,但是不敢當面反駁楊崇,只能尷尬地笑笑說:“大汗讓我來和丞相商議,我們突厥大軍準備退到榆中,還望丞相通知沿途供應糧食,免得下面的人為了吃的食物搶掠,傷害中原的百姓。”
楊崇思考了片刻,厲聲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執失思力苦笑道:“丞相想必已經得到靈武郡的戰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怎樣?大汗是一心一意地想撤軍。”
楊崇拍手說:“那就這樣,在平涼郡給你們補充物資;告訴頡利可汗,為了表示懲罰,我將取消購買豐州的歲幣,他要上書認錯。另外你要留在我軍營裡,讓你的隨從回去報信,如果頡利是假退兵,我就殺了你祭旗。”
頡利可汗得訊並不意外,突厥各族將領都不意外,弱肉強食,楊崇在形勢佔優的時候不提出條件是不可能的;他們意外的是楊崇同意讓沿途郡縣提供物資,僅僅是要突厥上書認錯。一直等後來的長安報傳到大利城,突厥的高層們才看懂楊崇的用意;楊崇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頡利可汗當眾承認自己錯了,當眾發誓忠於大隋,如果有一天反悔,就天下共討之。
突厥大軍次日一早便拔營起寨,可還是遲了一步,平涼徹底敗了,諸葛全利用飛艇晚上襲營,突厥混亂中,被謝映登殺進營寨,全軍崩潰,隨步利設逃出的不到六千人。頡利可汗與步利設會師後,索性再往北退,離諸葛全的大寨六十里處下寨;楊崇的效率很快,與頡利可汗只差一天腳程,卻帶來五千頭豬羊,一紙書信只有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頡利可汗大笑,收了豬羊和楊崇釋放的三千多俘虜,回軍塞北。楊崇能如此幸運地在武功等著突厥主力;諸葛全五萬大軍神奇地出現在安定郡,幾乎就像是等在那裡,還有大量早就準備好運到交戰地的水泥、火藥、藏人的鐵筐等等,無不說明長安對突厥的動向早有預案。
楊崇命姜奪北上解儒林之圍,自己和史大千、楊公卿退回長安;大軍回到長安的時候,元威組織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帶領軍民迎接凱旋之師,這一戰打掉了長安權貴對突厥的擔心,對將來的走向有著重大意義。尤其是韋裔,經過精心的策劃,把突厥和李世民的訊息放在同一個版面宣傳,同一個版面評論,讓人產生一種李世民就是突厥走狗的錯覺。
老孫頭擠在人群中觀看了盛裝回師的軍馬,漫長的隊伍走過,人數和宣傳的差不多,確實沒有什麼傷亡。儀式結束,老孫頭順著人流慢慢走回城中,繞道永安坊看了看,宮主還沒有動手的通知,可是剛回到百貨鋪子掛出營業的木板,就看見六個便衣同時走了過來。六人雖然穿著老百姓的衣服,但是那種軍人的殺氣畢現無疑,老孫頭沉住氣,笑著迎上去問:“客官需要什麼?”
為首的一人沉聲問道:“有一輛從河北送黃金來的驢車,可是在你家中卸的貨?”
老孫頭雙手微動,數十件暗器已經從雙袖飛出,六人頓時中毒斃命;可是老孫頭髮現自己的處境根本沒有改變。一個老闆打扮的人出現在門口,圓臉、鼻高嘴闊、雙眼混濁,臉上掛著的笑容並不比哭好多少;來人哀嘆一聲說:“血手飛花,出手就不留活命。”
老孫頭漠然地說:“漠南鷲欒英,現在聽說你做了官,就是不知道有沒有命享受。”
欒英苦笑著說:“可是我沒辦法,讓你逃走,我也活不成。”
老孫頭呵呵笑道:“那就讓我們做一對黃泉路上的夥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