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472章 木牛流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2章 木牛流馬

一切看來,楊崇主持的政府正在轉入一種休養生息的狀態,墨焯書院和山南書院先後搬到了長安,山南書院還是在原來的老地方,墨焯書院就定在原來寶潔坊的地點。寶潔坊被岐暉獻給李淵後,成了李唐某些私人的產業,工匠、產品都被瓜分了,寶潔坊成了李道玄的宅邸,當做敵產被楊崇買下來後,贈送給墨焯書院。

宇文愷、謝弘、龐煥等人帶著兩百學院的學生和兩百七十名從西域、涼州、隴右、河套招收的新生,浩浩蕩蕩地從開遠門進了長安城。領頭的是呂岩、謝能羽、細封步賴,墨焯書院中公認的學生領袖;呂岩原來是張果老的看山門的童子,謝能羽是楊崇收養的一個孤兒,細封步賴是細封長山的侄子,最早到長安求學的羌人。

守門計程車卒瞠目結舌,因為學生們趕的不是活的牛馬,而是一隻只馱著行禮和器材的機械牛馬,牛頭馬首與真的動物酷似,但是高大的身軀一動不動,每隻機械牛馬後面都有一到兩名學生推動著,跑起來健步如飛。

墨焯書院、研製各種技術的酒泉研究所、製作金幣和印刷裝置的大業金屬坊是楊崇的三大底牌,不和任何人合作,是無數敵人、朋友都想知道的秘密所在;聽說墨焯書院的木牛流馬入城,從義寧坊到朱雀大街的沿途,很快擠滿了數萬人圍觀,一輛又一輛載人的馬車搶到道路旁欣賞。

滕王楊侗坐在馬車裡,望著兩百輛木牛流馬,眼睛一動不動,喃喃地說道:“自從諸葛武侯死後,木牛流馬就失傳至今,沒想到墨焯書院竟然造了出來,楊崇、諸葛全到底是怎樣的頭腦,格物、政事、軍功無所不精。”

馬車旁護衛的沈光深有同感地說:“不可思議,當時偷到了天雷的粉末,聖天子請了各路高手鑽研,都沒有配置出來;李唐、突厥的人都花了大代價從霹靂營偷取樣品,同樣到現在沒有突破。我聽麥孟才說,河西軍還有一種可以在天空飛行的氣艇,武關一戰讓唐軍失魂落魄;大半李唐將士獻關投降,就是因為顛覆了人生的認識,鬥志崩潰。”

沈光還是不願意替楊崇賣命,楊崇便安排沈光做了楊侗王府的軍司馬,負責楊侗的安全;楊侗低聲嘆了口氣說:“沈將軍,楊崇為了震懾人心,墨焯書院不會就拿出這一種東西吧?”

沈光凝視著隊伍說:“當然不止,王爺請看,他們中間一隊三十人舉的蠟燭,不僅粗大耐燒,而且不需要剪蠟燭芯,要是用在宮中或寺廟,不知道要省多少人手。”

楊侗早就看到這群舉著蠟燭的學生,一開始還以為是墨焯書院大白天點蠟燭炫富,聽沈光這麼一說才恍然大悟,這絕對是一種技術上的進步,換做一般的蠟燭,早就需要人上前去剪蠟燭芯了。楊侗面露愧色道:“本王孤陋寡聞了。”

沈光不以為然地說:“王爺無需多心,我只是現在閒的時間多,經常接觸這方面的東西而已。您看那邊,棉花箱子上面寫著上縣,是墨焯書院在上縣培育的棉花。據說朝廷準備在長安大規模推廣棉花和甜菜,越國公在戶部開會時說了,一日三餐是第一步,讓大部分百姓用上糖、棉花、肥皂、醬油、紙張是下一步目標。”

楊侗已經成年,曉得楊崇的這兩步目標的艱難程度甚至在爭奪霸業之上,卻是每個施政者和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楊崇只要花十年時間能做到這兩步目標,那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已經和聖人比肩,所有的對手都將不戰而敗。楊侗沉默片刻問道:“你相信楊崇的話嗎?”

沈光一個無所畏懼的英豪竟然出現了一絲遲疑,最終還是說道:“我個人感覺有可能成真。五年不到的時間,涼州各郡的糧食都大幅度提高,河西軍和張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郡的百姓基本上已經一日三餐;還有我在杜淹大人家看到的觀天儀,可以說,每一個都是奇蹟,但是越國公做到了。”

楊侗不再吱聲,如果拋開權力,楊崇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都是難得的人才;沈光不是讀書人,不曉得楊崇在士族們中造成最大的震撼在印刷術上,幾乎可以與天雷的出現相媲美。前不久,楊崇的印書坊替佛門印刷了五萬冊書籍,速度之快,印刷效果的精美和價格的低廉超出了想象,以至於關中、河西各大寺廟蜂擁而至,據說一下子付了三十萬冊佛經的訂金。

有好事者算過,楊崇要是以這種速度和價格印刷儒家經典,那麼四書五經的價格在市場上將下跌到二十文一本,這意味著,只要一個家庭有兩百文,就可以開始積攢書籍,培養自己的小孩子成為讀書人。假如楊崇在河西推廣的小學模式再普及到各地,十年二十年以後,可以預想到寒門子弟就會象雨後新筍一樣,冒得到處都是。

李唐逃離長安,意味著世家已經在商場、政權上輸給了楊崇,控制輿論是世家最後的防線,但正因為這樣,世家反而不敢輕舉亂動,因為一旦輸掉了輿論陣地,世家想和楊崇決鬥,就只剩下魚死網破了。

路旁的樹上冒出了新芽,嫩綠色的芽瓣發出皎潔的光澤,引得蝴蝶飛撲在其中;一個神采飛揚的官員緩步靠近了楊侗的馬車,低聲笑道:“王爺好雅興,要是有興趣,何不與宇文山主商量,入墨焯學院做個學生。”

宇文山主就是墨焯學院的負責人宇文愷,宇文愷是楊崇的大師兄,前工部尚書,中樞重臣,絕對有資格做楊侗的老師;只要能拉住宇文愷,楊侗的一切就可能有轉機。楊侗心神一震,沉聲謝道:“哪位大人光臨,恕本王未能遠迎。”

官員四十多歲,面目奇朗,飄逸出塵,含笑施禮道:“下官袁天罡。”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