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舉對楊崇的進攻早有準備,鍾俱仇在狄道宣佈自立後,薛舉就趁著打下天水郡的機會,把都城遷到了天水,留下鍾利俗和小兒子薛仁越守金城,妻舅麴授守西平。岷山羌、馬賊和金城士族的私兵成了守衛兩郡的主力,加在一起也有兩萬控弦之士。
謝映登率領馬公祐、羅士信、尉文通、高北四部為前鋒,與鍾利俗遭遇在七里河。河西軍裝備以馬槊、長矛、強弩為主,中間是尉文通的連環甲馬,兩翼馬公祐、羅士信輕騎掩護;羌兵長於衝殺,短於配合,幾經搏殺敗潰,被斬首三千,俘虜近五千人,戰馬四千匹,軍械無數。
楊崇和凌敬、單雄信、李贇、天鑑、彭遼率後軍五千人趕到後,下令在一千多漢人和金城郡人募兵,只要願意加入的都歡迎,不願加入的七百多人全部放掉,三千羌族當做戰俘押回武威做苦工。李贇投降楊崇後,在單雄信手下任鷹擊郎將,勸阻說:“放俘虜等於資助敵方,不如全都送回武威為妥。”
楊崇果決地說:“李贇,這是內部戰爭,我們要鼓勵對方的軍隊投降,如果我們不善待俘虜,那麼對手只能拼死抵抗,反正投降也是死,不如戰死。善待俘虜可以使更多的人看到投降我們的好處,長期堅持,能大大減輕我們的壓力。”
楊崇的思維來自後世一支善待俘虜的軍隊,若不是戰爭花費需要彌補和鍾利俗還未擒獲,楊崇甚至連這三千羌人都想放掉。凌敬笑道:“李將軍,你還不習慣,等時間一長就好了,別忘了,在我們的理念裡,羌人也是我們的同胞,跟不要說金城郡的百姓子民。”
李贇猛然醒悟,楊崇志在天下,是自己太侷限於眼前;李贇急忙向楊崇告罪,楊崇笑道:“沒關係,時間長了就好了。”
鍾利俗一戰損失八千之眾,和薛仁越躲在金城縣內再不出站,楊崇便讓單雄信、天鑑開始挖地道,準備炸城牆;按天鑑的估計,金城郡城牆高大,要比敦煌多一倍的量,得挖上五天。才挖了兩天,魚俱羅就派魚進義送來戰報,湟水縣五城已經拿下,俘敵過萬,戰馬兩千匹,牛羊一萬五千頭,還有大批的糧食器械。魚進義詳細彙報了戰鬥經過。
西平郡轄湟水、化隆兩縣,縣治分別在南涼的樂都城和前涼的湟河城;其實除兩座縣城外,西平郡還有臨羌、破羌、安夷、破塌、西平五座漢魏時期的大城,除了破塌城屬化隆縣,其他四座城都屬於湟水。上次謝映登的攻擊只涉及到樂都城和湟河城,其餘五城地域偏西、偏南並沒有涉及。
和薛舉聯姻的麴氏家族掌握有一千多精銳私兵,擁有八百強弩;家主麴授聯絡岷山羌鍾利俗,調來三千羌族援軍,共組成西秦聯軍六千人;麴授曉得河西軍有天雷那種玩意,孤城死守不住,做的準備就是一旦不行,就在湟水廣闊的區域開展游擊戰,早早地把糧草、器械等物資送到破羌、西平等城。
麴授得知魚俱羅只有兩千騎兵和五千步兵,忍不住與魚俱羅在湟水打一次對壘戰。羌族多的是牛羊,麴授擺起火牛陣,被魚俱羅步軍中的長矛陣和標槍所破,上千頭牛死了快一半的情況下,牛群倉皇轉身,反而踐踏了數百羌軍。至於強弩對射,河西軍的巨型弩領先距離一百步,床弩的威力更是麴家強弩的十倍,一場野戰,西秦軍損失了近兩千人,逃入湟水縣城。
魚俱羅沒有攻城,麴授耽擱了一天,忽然聽見城外數百羌兵在吶喊,派人一打聽才知道,史大千率五千騎從青海方向殺來,已經攻破破羌、西平、安夷三城,大批的物資和牛羊落入河西軍之手,西邊的羌族部落迅速被當做叛軍處理,四千多羌人成了俘虜。麴授明白,已經失去了在湟水遊擊的可能,當即決定退往化隆縣。
半夜時分,麴授率三千騎兵悄然出了南門,隨即撒馬狂奔,不出二十里地,忽然四周火光沖天,殺聲一片,箭雨中,不知道有多少伏兵。麴授顧不上還擊,下令全力突圍,衝出百里後,收拾殘兵,大約還有一千五六百人,無奈退往化隆縣;留在湟水縣城的漢羌士兵次日獻城投降。
楊崇聽完十分高興,讓凌敬寫信給魚俱羅,兵器糧食戰馬人口除外,凡是在軍隊、府庫、查抄入庫的牲畜、布匹、金銀等物資,拿出三成獎勵將士,同時告誡魚俱羅、史大千,搶劫百姓者一定要殺無赦。
這是楊崇和房玄齡等人商議後的改動,爭奪天下的大戰,道義是一個很薄弱的東西,利益才是上上下下的關心所在,跟隨楊崇出生入死,大部分人還是為了榮華富貴。楊崇就劃了一道槓,對內的戰爭不允許毀城、滅族、殺降、擾民等行為,但是遵循隋制,獎勵軍隊三成的戰果,軍用物資不在其中。
魚進義趕緊謝過,魚俱羅之所以派他來,就因為這是第一次獎勵,不能讓楊崇感覺將領們在謀私利;魚進義匆匆趕回西平郡,謝映登、單雄信聞言大喜,金城郡的府庫可比西平郡富裕多了,都催促天鑑加緊準備。天鑑只能私下裡和楊崇嘀咕,這種獎勵真是一把雙面刃,對於炸藥,天鑑還是按部就班,在第五天就位,發動進攻。
城內薛仁越早有準備,一聽到三面城牆的爆炸聲,第一時間從楊崇留下的東門逃走,讓手下將領自行決定是戰是降;鍾利俗還在帶兵作戰,金城郡計程車兵大多放下了武器,巷戰只持續了兩個多時辰,羌族陣亡兩千多人,鍾利俗被殺,漢羌士兵七千多人投降,岷山羌部落全部做了俘虜。
金城郡裡,薛家的人已經搬得差不多了,有頭有臉的人差不多都去了天水,但是麴氏家族兩千多老少奴婢仍然在金城,城破後全部被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