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儀是看出楊崇在逼宮,乾脆一步到位,兩害相衡取其輕,反正那些地盤留守司是打不下來,在誰手裡還不是一樣,楊崇要是真能把薛舉一幫叛賊滅掉,對長安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倘若楊崇真的只是桀驁不馴擁兵自重,那長安就賺到了,畢竟道路暢通,還有源源不斷的稅收。
屈突通不禁猶豫,這也太苛刻了吧,被叛軍佔領過的城池那一座不是象被蝗蟲啃過一樣,骨儀的想法是好,但是這樣一來,楊崇恐怕對守在自己的老巢更感興趣;元無竭上前一步說:“大將軍身負河東重任,不易在長安逗留太久,下官願意前去,讓楊崇答應條件,拿回弘化等郡。”
代王楊侑和骨儀鬆了口氣,元家和楊崇的關係在那裡,元無竭應該沒問題;眾人把衛玄找回來,衛玄料想談不成,很痛快地讓人擬了詔書,蓋上章。元無竭臨走的時候,看左右無人,才對屈突通說:“大將軍最好能迅速回去,一個叫梁師都的軍官和李淵都值得注意,他們要動手或許就在最近。”
屈突通聽到梁師都,立刻明白此言不虛,梁師都是夏州朔方人,家族世代為該郡豪族,原來是鷹揚府郎將,和朔方一代的盜賊多有勾結,去年因為貪汙軍餉被屈突通免了職。屈突通苦笑道:“我奉命調回長安,大軍在回來的路上,只能給郡守唐世宗去信,希望他能抓住先機。”
不過兩人都明白指望不大,有些事先說沒人聽,事到臨頭的時候,已經做什麼都來不及。果然,兵部的公函和屈突通的信件都沒有引起朔方郡的注意,反倒是梁師都得到風聲,搶先動手殺了唐世宗,佔據朔方,自稱大丞相,又聯兵突厥共同反隋。長安聞訊,派銀青光祿大夫張世隆出任雕陰郡守,負責討伐。
元無竭到了六盤山,只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姜奪就同意了長安的方案,甚至沒有上報楊崇批准,次日元無竭通知李靖讓路,第三天,姜奪收了詔書,數萬大軍就開始從各城撤出,分成五路,護著糧草百姓退往賀蘭山。賀蘭山方面得報,派出六千騎兵迎接,讓準備撈點油水的各路馬賊和突厥人只能不甘心地退走。
李正明帶著兩百騎押後,和李靖、元無竭一座城池一座城池地交接點數,每座城池交完,都要李靖、元無竭在接受的物資清單上簽字。姜龍說了,所有留下的物資,日後都算作已經上交的稅賦,折價抵消長安的定額;李靖是個實在人,沒有因為李正明是自己大哥而放水,也沒有故意去減少幾個數字中飽私囊。
元無竭硬是等到交接完畢,才帶著一份雙方簽字的清單回長安交差;留守司任命官員的速度倒是迅速,元無竭走的時候,連最後兩座縣城的縣令都到位了。元無竭只能搖頭,既然將這一帶託付給李靖,最起碼要留上幾個空位置給李靖收買人心,不知道是衛玄故意還是太貪權力,連這點都沒做到。
李靖倒是沒放在心上,看到各地官員都上任了,於是放下心思,專門巡查了六盤山的防守設施,看到營寨裡緊緊有條,關隘上的防守佈局,李靖憂心忡忡地對紅拂女說:“善守者必定善攻,楊崇的部將能把一座城守到這種程度,這世上對他們來說沒有堅城,難怪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紅拂女也是有見識的人,武藝兵法無所不精,笑著贊同說:“從整體上說,毋端兒、韓世諤的營寨都深諳兵法,城池關隘的設防更是行家高手,虧得元無竭讓他們主動交出,要不然最起碼多死上萬人才能打下來。”
李靖苦笑道:“你不用給我留面子,毋端兒撤走了守城的重弩,我們沒有兩三萬人的死傷,是不可能佔據這座雄關的。自古關中就是潼關、散關、武關、蕭關而存在,毋端兒的規劃算是在北面建了一座要塞,對抵禦突厥是大有好處。”
紅拂女美目流盼,望著青山石城,低聲說道:“楊崇是個古怪的人,不過他確實有才能,智謀能力見識無一不缺,將來必成大器。”
李靖曉得妻子的意思,大隋千瘡百孔,長安風雨飄搖,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是怎樣一個局勢;李靖往前走了一段,看士卒沒有跟上來,才緩緩地說:“楊崇現在已成氣候,只是我既然到了長安,唯有盡心盡職;楊崇能在無為中看到我的能力,想必也能在紛亂中看到我的優點。”
紅拂女無奈地一笑,掉頭看遠山中飛起的一排大雁,李靖才華橫溢,風流倜儻,兵書戰策更是運用巧妙,唯獨在做人上面似乎少了一根筋,是要多固執有多固執。大雁呈人字形展開,猶如一片雲朵,在空中穩穩當當。
李淵在太原得知詔書內容,憂鬱在心,楊崇隨時可以利用這個理由殺到朔方郡,攻打梁師都;隨之馬邑又出了事,鷹揚府校尉劉武周殺死郡守王仁恭,自稱太守,開倉賑貧,馳檄境內,同樣依附於突厥。李淵和李世民商量數日,最後還是決定從監獄裡放出晉陽令劉文靜,派劉文靜到河西與楊崇見面。
劉文靜繞道靈武,正遇上斷後的高北、破六韓拔魁,觀看了義軍的撤退過程,井然有序。知道劉文靜是李淵的使者,高北很客氣,劉文靜問為什麼同意撤軍,高北笑道:“兩郡孤懸於外,若是長期作戰,物資供給也是困難。退入河西,正好整頓,只要奪下金城郡,多少的損失都回來了。”
劉文靜笑笑,李世民得出的結論是,正因為迅速撤軍,河西和突厥人的以戰養戰的用意一樣,無論在糧草、器械、布匹、牲畜、人口哪一方面都沒有損失,反而獲得了可以向金城開戰的理由。甚至在太原起兵的時候,可以沿著朔方、雕陰等郡過河,直接攻打太原,完全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也是自己不得不來到河西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