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來到大隋,最讚賞的就是空氣,幾乎沒有汙染,即使在張掖,植物覆蓋率也遠遠超過一千多年後的中原。根據現代社會研究,人或許可以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之下,活到五至六個星期,沒有水可以活七天,沒有空氣超不過十分鐘;新鮮的空氣促進血液迴圈,安撫神經,使身體充滿活力。
張果老從隔壁出來,與楊崇走到花園的葡萄架下問道:“至元師弟來了這麼長時間,你都沒和他談,你關注的是李淳風對不對?至元師弟和李淳風推敲了很多了遍,始終想不透你為什麼重視李淳風。這讓我想起了羅士信和蘇定方,還有李世民,你都是在從未見面的情況下,就確定他們的能力,說實話,我有些害怕。”
楊崇好奇地問:“你怕什麼?”
張果老仰望月空半天,回過頭來說:“如果你的背後就是毀掉重玄宮的那批人呢?”
很明顯,張果老曉得了山衡來後的全過程;不過張果老擔心得沒錯,楊崇的背後要是那幫人,蕭皇后就是與虎謀皮,一頭撞到陷阱裡,是生是死全憑楊崇的一句話。但是假如楊崇在這夥人裡面,是否能控制得住這夥人,要是不能,對楊崇的手下,甚至對大隋的不確定因素就太多了。
楊崇臉色一變,急忙對張果老說:“你趕快去看看天山雙怪。”
張果老聞言會意,身形瞬間消失在花園裡,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苗匡義就跑來說:“家主,壞事了,那個山衡在房間裡偷襲了樊無相,與樊無相、奢遲同歸於盡了,張果老請你過去看一下。”
了了僧從暗處出來,緊跟著楊崇,一起來到邊院一間隱蔽的房間,張果老和寇九珙已經分別檢視完現場,寇九珙低聲說道:“三個人在五招內同歸於盡,很奇怪,不像是山衡起歹心,在山衡的衣服裡,除了金銀,我們發現一個十二人的名單和兩家邸店的存貨條,存貨條已經去查了,看是哪兩家邸店。”
楊崇進了屋,張果老看著兩位好友的屍體,臉上沒有一絲悲傷,示意除了楊崇和寇九珙,其他人全部出去退到院子外,張果老嚴肅地說:“山衡說的恐怕是真的,樊無相到天山隱居,就是因為在中原參加過一次行動,收了一千兩黃金。事後發現有人逃脫,樊無相才離開中原,雖然他一直不告訴我詳細內容,現在看應該是毀滅重玄宮那次。”
楊崇來回走了兩步說:“果老,你是說山衡認出了樊無相,那麼山衡可以找個理由偷偷地告訴我,或者是寇九珙。”
張果老搖頭說:“山衡害怕我們就是那夥人。”
倘若楊崇他們就是那夥人,山衡寫出名單的時候,就是被殺的時候,自然要先下手為強,只有殺了天山雙怪,山衡才有一線逃生的希望。山衡連名單都來不及毀掉,自然是太緊張的過程,寇九珙盯著名單說:“楊崇,以山衡去聯絡線人,不需要名單,除非山衡要把名單交給其他人,或者這不是線人名單。”
楊崇右手敲了兩下桌面說:“查,不管是敵是友,都要把這十二個人找到。”
天亮的時候,百騎衛就找了兩家邸店,把山衡寄存的和房間的東西都帶到了楊府,留了人守株待兔,抓來拜訪山衡的人;山衡在一家邸店是小商販的身份,在另一家邸店是長安來走親戚的漆匠,路引分別來自邯鄲和長安。房間的東西都是衣物,一個店裡寄存的是兩大麻袋崔家產的茶葉,一個店裡寄存的是一匹蜀錦和一盒糕點。
茶葉和蜀錦都沒問題,在糕點裡發現了六枚藥丸;楊崇想了想,乾脆把開了個名單到總管府議事,其中包括書院的宇文愷、帥國真、謝弘、至元道長,佛門的葉德禪師、璨琨大師、空藏大師,還有孔穎達、虞綽、杜淹、房玄齡、孟翻、凌敬、韋裔、崔弘肅等人。
帥國真和璨琨大師認出藥丸是少林寺的小還丹,帥國真切下一點粉末,嘗後再次確認無誤;至元道長和虞綽都懂蝌蚪文,主動去翻譯了。讓人頭疼的還是現場和山衡的來歷,房玄齡啟發道:“如果山衡說的是真的,那麼重玄宮覆滅的那一年,江湖上多少會有些異常,譬如某些高手失蹤了一段時間,某些人莫名其妙地受傷殘廢了。”
謝弘補充道:“或者某些人的武功突然改變了路子,突飛猛進。”
楊崇回憶說:“毋端兒說過,稽步虛收他的時候已經武功廢了,重玄宮覆滅應該是開皇十年前後。”
宇文愷、空藏大師等一批老人都露出痛心之色,宇文愷開口說道:“開皇十年前後,就是開皇九年到十一年,正是高熲和李德林朝堂內爭的時候,當時我因為二哥宇文忻的事罷職在家。那次爭鬥涉及之廣,不亞於後來的奪嫡之爭,手段用盡其極,江湖上無數高手卷入其中。”
崔弘肅頷首附和:“最後打敗李德林的是高阿那肱衛國縣市店那八十塸地,那片地有一個縣城那麼大,高阿那肱還建了房屋、田園、商鋪。其實我們一直懷疑這件事,李德林是謙謙君子,怎會愛財如此,王謙的宅邸不過是一般的豪宅,和衛國縣市店那八十塸地根本不能相比。”
楊崇聽很多人說過,李德林、李百藥父子倆的性格很想象,楊崇見過李百藥,屬於那種謙遜謹慎的人,崔弘肅說的現象確實不符合常理,除非李德林有大的籌劃。楊崇問道:“後來那塊地怎樣處理的?”
崔弘肅答道:“高阿那肱是強佔而來,後來地都歸還了原來的主人。”
凌敬搖頭說:“不對,高阿那肱歷經北齊、北周,再是強佔,他必定會在官府更改地契,原來的主人又憑什麼證明地權。可惜那片地離我們太遠,要不然到現場看一下就好了,興許有什麼古怪的說法。”衛國縣開皇年間改名為觀城縣,在河北、河南、山東三地的交界處,楊崇是鞭長莫及,凌敬只能說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