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337章 死磕的決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7章 死磕的決心

西域總管府的上上下下都看出氣氛不好,一個個做事儘量低調,不找楊崇和崔賾,但是有一個人不這麼想,就是魚俱羅。魚俱羅得知楊崇從酒泉郡回來,立即去總管府,找到楊崇說:“既然你已經打算撕破臉,何不先下手為強。憑我們的實力,打下金城等郡不在話下,郭榮手下都是後期補充的新兵,沒什麼戰鬥力。”

楊崇讓人送來一杯茶說:“不著急,現在右御衛大將軍張壽在涿郡、張須陀在山東、董純在彭城、陳稜在淮河正處在上風,我們現在動作,就是把所有人的眼光吸引過來。等這四人先後兵敗,就是我們起兵的時候,目前我們要做的,依舊是高築牆,廣積糧。全部隔斷與長安聯絡後,吐火羅、龜茲、疏勒、于闐、安國等國只有和我們交易,布匹可以從他們那裡換到。”

魚俱羅明白,楊崇從中原最需要進口的物資就是糧食、布匹、茶葉、瓷器。糧食隨著屯田的範圍擴大,河西基本能自保;茶葉和瓷器是有錢人的消耗品,可以忽略,真是上層人物要消費,走私的通道肯定是存在的,韋家、元家、崔家是兩面通吃,不可能不掙這個錢。唯獨布匹,楊崇只能從西邊各國採購,本錢肯定是不小的。

魚俱羅笑道:“龜茲他們必定會抬高價錢,你不能總是用鋼鐵去換,弄得周圍全是強勁的對手。”

楊崇從身後的櫃子裡取出一箱瓷器放在桌上說:“這是賀蘭山窯廠出的瓷器,有粗瓷細瓷,以後產量擴大了,我就用細瓷和西域各國做生意;至於茶葉,我早有安排,讓李璋從秦嶺弄來,我拿兵器、盔甲、戰馬與他交易。”

魚俱羅放心了,楊崇給他看的不是瓷器,而是和長安死磕到底的決心,魚俱羅不好意思笑笑說:“楊崇,我手下那些人有些眼熱,你看能否安排一些差事。”

陶霸、金標、魚進義早就想出來做事,反正就是一個死,跟著楊崇興許就是不錯的出路,只是魚俱羅怕楊崇年輕,又是商賈出身,在一些事情上反覆,所以存了點小心思。如今楊崇對他坦蕩如此,魚俱羅覺得是時候了。

楊崇聞言高興地說:“魚將軍,你早就應該這樣了,這樣吧,仿照司空行,你去武威成立屯田軍,把武威、西郡、會寧、酒泉四郡的屯田所抓起來,先編制五千軍隊,你手下原來的將領,你自己安排。”楊崇說的是實心實意,魚俱羅再是一代名將,可以指揮數萬大軍,但是要把心腹愛將塞到軍中合適的位置還是有困難的,不如再編制五千人。

楊崇和魚俱羅、房玄齡、凌敬商議過,步兵一個營三千人太少,最起碼要五千人,兩千弩手加三千戰士,現在已經成建制的步兵營就是劉弘基在伊吾的玄武營、單雄信在武威的破敵營、楊機在敦煌的朱雀營、姜奪在賀蘭山的猛虎營。魚俱羅滿意地說道:“現在河西多犛牛,不如我這個營就叫做白毦營。”

就衝魚俱羅這話,若是在楊廣心裡就是個疙瘩;白毦出自什麼典故,當年劉備身邊的親衛,以白色犛牛尾作為裝飾部隊,顯示威武尊貴,號白毦兵。楊崇沒有生氣,作為現代社會的來客,楊崇曉得有本事的人都好名,魚俱羅不過是圖個說法;再說魚俱羅只是統兵的將領,白毦營再牛也是自己的部隊。

楊崇答應後,派人找來房玄齡和凌敬,立即行文,調整相關各郡屯田所的管理流程;正好倉曹參軍事沮渠固和士曹參軍事王君愕來問毋端兒糧食的問題,凌敬提議說:“不如讓他們在平涼郡威風一下,到百泉、默亭去搶點糧食,練練兵。”

皇甫無逸和張瑾的軍隊都在關中方向,去百泉、默亭搶劫,沒有特別大的風險,當然還需要韓世諤和毋端兒小心,畢竟平涼等處的軍隊,不會一點動作都沒有。房玄齡做事歷來謹慎,想了想說:“那就派人通知他們,最好讓劉鷂子出面。”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劉鷂子躲進了六盤山,最大的好處就是這個,有什麼髒活可以替毋端兒出面辦理,讓長安挑不出刺來。楊崇讚賞地說:“就是要讓衛玄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我有個不成熟的思路,倘若在河西設立招賢榜,會不會有人來?”

王君愕肯定道:“會有人來,要不這件事交給我吧。”

“可以。”楊崇一口答應:“你找下虞綽,讓他寫個告示。”

王君愕去後,不多一會,就和虞綽帶著文稿過來,虞綽不愧是才子,文章一氣呵成,流利而有氣勢,但是幾人看後都感到有一點缺欠,或許正是虞綽過來的原因,就是楊崇招賢的用意。很明顯,楊崇是希望人才為自己所用,但是現在楊崇並沒有真正和楊廣撕破臉,豎起大旗造反,有些話就只能說得很隱晦,氣勢上缺了一點。

楊崇想了想,提筆寫下一首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欲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詩是清朝詩人龔自珍辭官南歸時寫的,表達了對清末的政治局面不滿,希望社會出現新的氣象,全詩從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被楊崇信手拿來,只改了一字,正符合目前大隋的局面,房玄齡等人看了,無不叫好。

大隋現在到處是叛亂的流民,政壇昏沉死寂,就是一片令人窒息的狀況,用“萬馬齊喑”比喻再形容不過,“風雷”自然是新興的力量,將給天下帶來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我欲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展現出楊崇的志氣和信心,對人才的渴求,日後必定是傳誦的名句。

虞綽頷首笑道:“楊總管果然才氣過人,就是讓下面的人總感覺是多餘的,不好。”

眾人大笑,也就是虞綽這樣的才子灑脫不拘,才會把話說得如此透明。楊崇好歹是一方諸侯,經常喜歡自己動手,讓手下人情何以堪,能力稍微差點的人,恐怕不是感覺自己是多餘的,就是整天提心吊膽,怕被楊崇看出差錯。

楊崇懂得虞綽的意思,自己就象後世小公司的老闆,因為一點一滴都是自己親手攢下的,所以對什麼事都喜歡盡善盡美,很多細節只要稍微感覺不如意,就立即說出來。這樣做,有時候會讓員工認為老闆在昭示自己是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有時候會讓員工充滿挫折感和猜疑,楊崇會意地笑著說:“下不為例,下不為例。”

幾個人都笑著點頭,有這樣一個瞭解員工心思的老闆,夫復何求。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