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243章 著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3章 著相

著相是一個佛教術語,所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放眼無相,心見實相;著相就是當真,誰當真誰痛苦;迷於表象,就如水中月不可撈,是徒勞的傻事。楊崇笑道:“佛說‘不可說,不可說’。”

凌敬背後有了汗意,楊崇的從容不迫讓他信心頓失,不曉得自己的猜測是對是錯,只能橫著心說:“大人需要解除來自中原的威脅,我認為有三策可行。上策是將對手的陰謀公之於眾,讓威脅沒機會發生;中策是專門派人去中原應對,不讓風波涉及到高昌郡;下策是在高昌郡內嚴防死守,不給對手機會。”

凌敬只憑借一個招人榜就能想到這些,確實有幾分自信的實力,不過喜歡劍走偏鋒讓楊崇有些猶豫;楊崇問道:“能告訴我,與你還保持通訊的那兩位朋友的姓名嗎?”

楊崇不按常理出牌,讓凌敬很是彆扭,答道:“是扶風郡的唐弼和河東郡的姚暹。”

凌敬的水平在這裡,能和凌敬長期做朋友的人水平差不到哪裡去,楊崇問道:“你能不能說服他們來高昌郡做官?”

凌敬思索了一下說:“唐弼在當地頗有人望,姚暹曾做過河東郡的都鹽吏,我不敢說有把握,但是可以寫信去問一聲。”

楊崇頷首說:“不急,等你在南平城安置好再說。尉遲恭,帶他們夫婦去見梁碩,讓他準備文書,凌敬擔任南平城士曹行參軍,另外給他們夫婦安排一處好一點的宅子。”

南平城在中原屬中等鎮,士曹行參軍是從九品的官職,楊崇作為郡守,一紙公文便可以任命;凌敬和李惜玉面面相覷,這不是想象中的節奏,楊崇的做法不像一個郡守,更象一個商行的老闆。好吧,楊崇本身就是吐魯番商行的老闆,凌敬謝後便跟著尉遲恭走了;範迪隨後進來只半炷香的功夫,便同意加入吐魯番商行,吐魯番商行在扜泥城的貨行由管事中粟特人康烏離負責運轉,範迪負責店鋪,向楊延達負責。

房玄齡、杜淹等人都是宰相之才,商行發榜的時候就感覺不對,不管楊崇這次沒找他們商量也都不問;崔開遠也發現不對,只是慕全凱、康烏離、曹寵都是高昌當地有名的行商,尤其慕全凱,是原來高昌國皇室負責採買的,要不是另一位皇家採買朱紘道已經加入吐魯番商行,否則未必能請到慕全凱。

凌敬的信很快有了結果,姚暹回信拒絕了,唐弼則是興沖沖地跑來了,用唐弼自己的話說是接了信的第二天就出了門,一路上快馬加鞭。楊崇沒想到自己的人氣有如此爆棚的機會,立即接見了唐弼;唐弼衣著華麗,氣派也不小,顯見得是有身份地位的人,顴骨很高,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滿臉精悍之色。

唐弼對楊崇是客氣萬分,開口就說了投奔之意:“得遇大人相召,唐某是感激不盡,以後願在大人手下做事。”

就衝這份態度,楊崇估計唐弼在原來的歷史上不會是無名之輩,就仔細問了唐弼的一些經歷,唐弼一一回答,說自己是落第計程車子,在扶風郡開著一家客棧,是墨學的信徒。唐弼最後對楊崇說:“大人,關中現在的局勢很詭異,彌勒教、樓觀道,還有一些沒表明身份的人都在串聯,有點當年張角黃巾的味道。”

凌敬坐在邊上嚇了一跳,這可不能亂講,張角黃巾就是要造反啊,凌敬沒想到楊崇竟然理解地說:“河北盜賊並生,關中有人蠢蠢欲動並不奇怪,我只能管好高昌,顧不了那麼多。”

唐弼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道:“大人深知為官之道,唐某隻是有一事想問,大人是否準備發揚墨學?”

楊崇點頭說:“我是準備發揚墨學,但是身為官員,必須和朝廷的宗旨相符。”

楊崇在這方面很小心,大隋宣傳儒學,楊崇要是在郡守位置上明目張膽地說墨學,那就是惹了大事,唐弼今天才見第一面,無論如何都不會立即信任。唐弼可惜地說:“我知道一個人,很有本事,以墨家鉅子自稱,大人若是不在官場,倒是可以和他交個朋友。”

楊崇問道:“這個人叫什麼名字?”

“盧明月。”唐弼一說,楊崇知道這個人,隋末的起義將領,最先被隋將張須陀打敗,後來盧明月率軍十萬攻打淮陽郡、襄城郡,轉戰於河南涯北一帶,自稱“無上王”,最終在南陽與江都通守王世充作戰中失敗,被斬殺。盧明月既然宣佈無上,自己又稱王,可見對墨子的精神未必瞭解多少,但絕度是一個野心勃勃和有能力的人。

人以類聚,很明顯,凌敬、唐弼、盧明月這個圈子不是對大隋不滿,而是每個人都有一顆不甘寂寞的心,活在太平年間就是生不逢時,遇到亂世方能一展才華,凌敬、唐弼就算沒盧明月那麼出名,一定也是造反隊伍裡的一員。

楊崇還真沒猜錯。在史書中記載,凌敬為人足智多謀,原為竇建德帳下主簿,是竇軍重要謀士之一,著名的虎牢關之戰中,向竇建德獻“進攻懷州、河陽,大張旗鼓做出欲進攻汾州、晉州的姿態,使李世民不得不退兵”,可惜竇建德最後沒有采納凌敬的建議,繼續與李世民相持,結果導致敗亡;凌敬活到貞觀年間。

農民起義軍將領唐弼起初擁立李弘芝為天子,擁兵十萬,據守汧源抗擊薛仁杲;薛舉派遣使者招降唐弼後,趁唐弼沒有防備,襲擊並攻取了汧源,收編了唐弼的全部部眾。 唐弼僅率領數百名騎兵逃走,從此下落不明。

這兩人都是身懷大志、眼光卓絕的人,看出大隋已經是危機四伏,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楊崇此刻身居太守之位,獨居西域高昌,又是寒門出身,鑽研墨學,在兩人眼裡就是金光閃閃的賭注。楊崇淡淡地說:“現在河北盜賊縱橫,唐先生可熟悉形勢?”

唐弼一聽有戲,喜道:“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河北受東征之苦最多,士卒民夫逃往無數,所以已是盜賊遍地,有志之士奮起,最出名的是王薄、孟讓、高士達三人。王薄自稱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與孟讓佔據長白山,齊郡、濟北郡應者如雲;高士達以高雞泊為根據地。不久,自稱東海公。”

若是按凌敬的說法,唐弼很明顯著相了,忘了欲速而不達的古訓。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