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郡的奏章一開始只是讓長安的尚書檯嘖嘖稱奇,隋煬帝楊廣準備第二次東征高句麗,去了揚州,留代王楊侑留守長安、越王楊侗留守東都洛陽。楊崇的奏章上對柴慎並沒有指責,而是要求中樞調查,很容易被認為楊崇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只是給已經失勢的齊王楊暕再潑上一盆汙水。
縱使奏章上的九人聯署有些奇怪,慕容息雄的辭職有些勉強,長安的尚書檯根本不準備處理,就抄留一份後轉送洛陽;洛陽同樣是抄留轉送揚州,讓楊廣和中樞去煩神。但是兩天後關於李昱棄職逃跑的奏章讓所有人悚然,高昌郡出事了,回過頭來自己分析前面的奏章,很明顯這些事是連貫的。
流言瘋傳,御史們打了雞血似的從各個角度議論高昌郡的事態,把聞風而奏的優勢發揮到極限;留守長安的第一重臣臣刑部尚書衛玄立即下令長安的所有資訊渠道,收集從西域四郡過來的一切訊息;不到十天,且末郡郡守上柱國李景上奏章說要去高昌郡一探究竟,高昌郡郡守楊崇上書說李景叛亂。
衛玄明白,局面失控了,立即召集京兆郡丞骨儀、趙國公獨狐篡、左屯衛大將軍陰世師、兵部侍郎元無竭、西域校尉韋節在代王楊侑面前商議。前左屯衛大將軍姚辯去年死後,陰世師就被從張掖調到長安,接替了姚辯的職務,負責關中的軍事防務。
韋節的西域校尉是隋煬帝新設的官職,其實就是把禮部原來對西域明面暗面的力量集中起來成立的衙門,放置在長安尚書檯下面直管。兵部侍郎元無竭是目前兵部在長安的負責人,另一位兵部侍郎崔君肅坐鎮江都,協調水師;跟隨兵部尚書段文振出征高句麗的還是尚書兵曹郎斛斯政。
韋節彙報說:“從第一封奏章到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很詭異。九人聯署,其中孟翻、房玄齡、李繼鈞是楊崇提拔的人,簽名很正常;但是崔開遠五人是中樞安排過去的,難道不知道簽了名就等於和楊崇站到了一起。可惜後來從獨狐、元家、宇文、於家各方面傳來的訊息,這五個人都沒有被拘禁,王挺接替了慕容息雄的職務,崔開遠負責這件案子,其他三人都出入正常。”
骨儀性格耿直,問道:“楊崇手下的司空行為什麼也沒有簽名?”
韋節曉得骨儀問的是不是楊崇被逼迫的,答道:“司空行一直在田地縣,不在高昌城。楊崇在李昱失蹤的第二天,就回了南平城。不過有奏章上沒寫的內容,周謙的兩名手下在高昌傳遞信件的時候失蹤了,其中一個就是在關中見何潘仁的人,周謙說兩人身上還應該各有一份信件。”
衛玄問道:“這兩人身份在高昌公開沒有,周謙猜測是哪方面下的手?”
獨狐篡插話說:“問題就在於兩人是用掩飾身份進入高昌的,周謙猜測應該是楊崇下的手,高昌郡報上來的一百一十四人中,包含著周謙讓何潘仁送進高昌的人,也包括原來中樞讓高熲要楊崇安排做官的高昌本地士族。”
其他人這次是懂了,中樞在高昌有一個大動作,現在崩盤了。左屯衛大將軍陰世師不屑地說道:“自作孽。要是對楊崇不相信,把他撤職或調回來,或者重新安排一個郡守就是,何必這麼費事。”
衛玄等人都沒吭聲,中樞的目的不是要楊崇做不了官,而是要楊崇死,或者等楊崇把高昌郡這頭豬養肥了再派人奪過來。楊崇深悉上意,所以在高昌郡無所畏懼,一次又一次地舉起屠刀,把反對自己的人殺了個乾淨,如果中樞沒有明確的表態,這次一百一十四人不會有一個人活下來。
元無竭轉圜說:“中樞一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楊崇在高昌幹得又不錯,所以耽擱了。韋大人,後面你們校尉府準備怎麼辦?”
韋節毫不在意地說:“楊崇現在證據在手,李景又擅自行事,從高昌郡的奏章看,李景不是孤身前往的,目前是個機會,但只能等中樞的意見。”
韋節是官場老油子,自然不會落人話柄,是拿下楊崇的機會還是修復和楊崇關係的機會,韋節沒說。代王楊侑忽然說道:“李景大將軍有密詔。”
什麼,密詔?衛玄幾個人頓時覺得頭一暈,東征高句麗的時候,就是有風傳的密詔,來護兒才不顧周法尚勸阻,不等陸軍到達,單獨殺進平壤城,導致東征完敗。衛玄急忙施禮問道:“代王殿下能否明示?”
代王楊侑雖然只有七歲,但極其聰明,氣度非凡,說話清清楚楚:“李景前往西域的時候,皇祖父給他密詔,授予他在西域各郡當即處理的權力。”
獨狐篡深一吸口氣,如果李景手上有密詔,李景就不會顧及和楊崇的私人關係,所以認為楊崇有異常的行跡就出手,問題是楊崇對中樞極不信任,若是聖天子的特詔也許會低頭,但要楊崇先把所有東西放下,伸著脖子等人宰,很難。楊崇在高昌郡不僅是郡守,還有著龐大的資產,成千上萬跟隨他的人,有些事楊崇是難以讓步的。
骨儀斟酌著說:“李景應該不會多事吧,這畢竟是高昌郡內部的事情。”
韋節搖頭說:“大軍一動,我們就不能抱僥倖的心裡,畢竟崔開遠五人態度的陡然轉變是件很奇怪的事,李昱的逃跑充滿疑問等等。李景資格深厚,不會把楊崇放在眼裡,甚至會認為他的出發點是為楊崇好,但是楊崇會怎麼想?”
這才是關鍵,不是好意別人就能心領的,更何況未必是好意。元無竭冷冷地說:“假如李景只是想調查清楚案件,楊崇是受害的一方,絕對會協助;但是李景要是擔心這些案件是楊崇、崔開遠故意為之,調兵擒拿,楊崇恐怕就會認為一切不僅是齊王的意思,不那麼好說話。”
代王楊侑問道:“元大人為什麼會認為李景想把楊崇抓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