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墨者榮耀> 第217章 其心當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7章 其心當誅

中樞的重臣們臉色相當難看,隋煬帝楊廣是虛榮心得到滿足,仙頭王馬重被趕上了高原,高昌郡挫敗了一次鐵勒人的攻擊,無不顯示出楊廣的識人能力。於仲文等一般大將軍興高采烈,最不受中樞待見的楊義臣、楊崇在西域獲勝,說明段文振的思路是對的,打仗是兵部的事,讓閒雜等人走開。

柳威明還是上書告了楊崇破甲換戰馬的事,楊義臣和高熲都證明楊崇是上報的,認為楊崇沒做錯,蘇威等人還是不肯放過;裴矩更是指出楊崇在高昌能新建鐵廠,是侵吞了歸鳥的情報,其罪當誅,其心當誅。

這次段文振是真的按耐不住,怒斥道:“邯川戍一役後,你說歸鳥沒和楊崇接觸,拿回來的紙是糊弄朝廷,矇混過關;現在又說楊崇侵吞了資料,到底哪句話是真的,難怪歲寒堂和塞北的情報網如同虛設。”

裴矩狡辯道:“我還不是根據不斷髮現的線索做出判斷,有時候情報不準難免有誤。”

觀王楊雄擺手說道:“楊崇鐵廠裡的工匠都是武川鐵廠出來的和高昌郡本地人,趙國公問過交換到玻璃坊的工匠,他們原本就是龜茲那邊鐵廠的工匠。楊崇曾上書要改造鐵廠,只不過股東們沒同意,所以第一套圖紙出來就停止了,後面沒有繼續。”

納言楊達見辯論半天沒效果,坐在椅子上無奈地問對面的宇文述:“許國公,你看西域的人員怎麼安排?”

原來由於宇文述站在蘇威一方,中樞有個備案,讓劉權取代楊義臣、崔開遠取代楊崇,現在還可以實施,問題是要給楊義臣、楊崇一個去處。宇文述自然死活不願回答,這種出頭鳥不做也罷;蘇威不甘心謀劃中途而廢,卻無法提出應對,安置楊義臣這樣的大人物豈是一個宰相能說的,蘇威能做的就是楊廣詢問的時候,能夠提供參考的意見。

見都不吱聲,坐在正中的隋煬帝楊廣提了個方案:“詔取消西域都護府,調楊義臣回洛陽任禮部尚書,劉權出任青海郡郡守,下轄原來的河源、西海三郡;李景為且末郡守,下轄原且末郡和蒲類海;扜泥城劃到高昌郡,還是楊崇擔任郡守;李淵調任衛尉,屈突蓋擔任伊吾郡守。至於破損戰利品換戰馬的事,就不要計較了。”

楊廣這是個大手筆,撤銷西域都護府,就是向西突厥和吐谷渾表示戰事已經結束,從六郡改為四郡是對前線的整合,形成青海郡對峙吐谷渾、高昌郡面對東西突厥、且末郡保持與康國的通道、伊吾郡對東突厥的局面。楊義臣和李淵同時調回,是對中樞和西域都護府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

李景原是右武衛大將軍,攻打吐谷渾後晉升為光祿大夫,賞賜六十個奴婢,兩千匹絲綢;隋煬帝楊廣車駕西行天水的時候,特批李景坐在齊王楊暕之前。只是在隴川宮,隋煬帝楊廣要大規模狩獵,李景和左武衛大將軍郭衍不滿,被人告了黑狀,郭衍被奪去軍權,李景被罷免。此次東征前,李景剛剛官復原職,轉眼就被調到西域。

虞世基暗暗得意,讓楊義臣去職是他的功勞,虞世基只對楊廣說了一句話:“楊義臣長期擁兵在外不合適。”

至於留下楊崇,調走李淵的原因,虞世基更清楚,劉焯和楊崇編寫的《三字經》已經流傳出來,被很多私塾先生當成了識字課本,就是元德太子楊昭的三個兒子楊侑、楊侗、楊倓都在讀這本書。高熲在奏章中說高昌正在推廣《三字經》,楊崇還在高昌城和南平城建了兩座圖書館,這都是恢復漢化的手段,李淵在伊吾郡就缺乏這種遠見。

觀王楊雄問道:“原禮部尚書楊玄感如何安排?”

隋煬帝楊廣早有籌劃,答道:“長孫熾現在在洛陽病重,先讓楊玄感接任民部尚書。”

隋煬帝前來揚州江都宮時,長孫熾留守東都洛陽,以民部尚書攝左候衛將軍事,和衛玄坐鎮長安無二。觀王楊雄明白楊廣的意思,不管長孫熾病情如何,以後能不能好,民部尚書的位置不能空懸,征伐高句麗有太多的事情要協調,必須有一個接手的人。

蘇威沒想到最後是這個結果,只能在郡守下面做文章,好在隋煬帝支援制衡,給了蘇威一絲心靈補償,一下子給高昌郡派了六位參軍事,分別是功曹參軍事高盛道、倉曹參軍事賀蘭宜、兵曹參軍事柳崇禮、騎曹參軍事裴勣、鎧曹參軍事元仁惠、士曹參軍事王挺。麥鐵杖撇撇嘴,小兒寒氣的舉動;柳崇禮、裴勣,還有史萬歲的弟弟史萬寶,與唐國公李淵的堂弟李神通是好友,合稱關中四霸。

杜淹得知名單,特地跑了一趟南平城。杜淹清楚,自己現在和楊崇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具榮,一損具損;杜淹見了楊崇就說:“楊崇,你可要小心了,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崔開遠和高盛道都是有資格擔任郡守的人,一個做都功曹,一個做功曹參軍事,這可是誠心的埋汰人,他們兩個就算沒有取而代之的打算,也會把一腔怒火發到你的頭上。”

楊崇喊人上了茶,安慰著說:“杜兄,不用急,人家還沒到了;你正好準備一下,去扜泥城任縣令,要帶什麼人,儘管開口。”

扜泥城是原來鄯善國都,可是大縣,有一千五百多戶,一萬四千多人,可不是蒲昌縣那個還沒達到三千人口的東鎮城能比的。杜淹心中大喜,連聲感謝,楊崇示意杜淹坐下,問道:“你想沒想過,聖天子為什麼把扜泥城劃給高昌,而不是伊吾?”

杜淹一怔,不過他知道楊崇在這些問題上都是有的放矢,這麼問肯定有一定的道理,杜淹想了半天說:“同化,鄯善本是中原立國,隨著數百年的戰事,漢人已經只佔一小部分,還有羌人、大月氏人、大秦人,所以需要讓他們認同中原的文化,李淵雖然有能力,在這方面還是考慮不周。”

楊崇帶著讚賞的眼光說:“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不管這種猜測對不對,我們為了中原的百姓和西域的和平,必須這麼做,所以你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學校和圖書館建起來,高昌原來就是漢人國度,漢化只是迴歸,我希望你能在扜泥城做出一個典範。我會讓吐魯番商行去開一個分店,有什麼需要的你儘管找他們。”

有了錢的支援,杜淹立即有了信心,蒲昌縣從無到有的經驗告訴他,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杜淹聽到腳步聲,一側頭就看見寇九珙帶著兩個人進來,一個鄯括,另一個老年人長得和鄯括有幾分像,只是年紀大了很多。兩人見過楊崇,鄯括介紹老年人是他在鄯善的叔叔鄯廉,今天來是為了鳳凰溝鐵礦的事。

鄯廉一個勁地道歉,說自己是受了皇甫綰的蠱惑和威逼,才佔有鐵礦的;現在願意把鐵礦交還,再賠上一筆錢。楊崇擺擺手,先介紹了杜淹,然後以商量的口吻說:“我用筆架山的股權補償了鳳凰溝的股東,就不用節外生枝了。既然你有心補償,贊助一座學堂和圖書館,學堂屬於吐魯番商行,租用你五十年房產;圖書館算縣裡的,要一座中等宅子和一千本漢字書,可以給你們鄯家在圖書館立塊碑,紀念此事。”

鄯廉急忙跪謝,補償那些股東的筆架山鐵礦是楊崇自己的,現在就是楊崇把整個鳳凰溝鐵礦奪走都不為過,但是楊崇沒有這麼做,只需要提供一座學堂的房舍五十年,這已經是很低的要求。至於圖書館,就是杜淹開口,鄯家也得出錢啊,鄯廉在心中算過,所有的費用不過是鐵礦大半年的收入。

鄯括感覺楊崇純粹就是給自己的面子,得知吐魯番商行要在扜泥城開分行,立即表示鄯家有生意可以合夥;楊崇拒絕了鄯括的建議,只要求鄯家從外地購買糧食,更多的糧食。杜淹的助手,調了厲文昕到扜泥城負責軍務,統管一千府軍和保甲長,另外派黃鎮去負責一千屯田兵;蒲昌縣的新縣令是房夷吾,王君愕擔任柳婆城戍主。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