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和司空行、房玄齡商量過,兵不再多而在精;房玄齡並不知道楊崇改高昌國為五縣的想法學自原本歷史上的唐朝,反而認為楊崇改三郡十四縣為五縣,從根本上就是為了節省兵力,高昌地區不過七萬多人口,養兩萬兵,實在是負擔過重。
等王君愕、葉黑龍等人開始分類,楊義臣、崔君肅、厲文昕等人才曉得不是簡單的裁軍。首先楊崇把把高昌國十六歲以下的五百多人直接被劃歸龐煥,就在南平城開設學堂,願意上學的學雜費全免,但是要他們家人寫同意書;十六到十八歲的近千人被直接編入屯田軍,調往田地縣,由謝映登負責,立即單獨屯營。
三十五歲以上計程車卒大約有五千人,全部現場退役,楊崇卻讓高昌、田地、交河、蒲昌四位縣令在其中挑選七百名做縣裡的弓箭手。三十到三十五歲的兩千人被編入屯田軍,調往田地縣,到這時候,楊崇才讓司空行從高昌將領中招募二十名百夫長、十名伍百長和兩名千夫長。
高昌不是年年打仗的國家,軍中很少有冒出來的年輕俊彥,部隊裡的軍官大多是士族中人,年紀超過四十的幾乎佔軍官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一千多人早就憤懣難當,聽到孟翻過來的通知,原柳婆城司馬張文低聲說:“誰也不準出去,只要我們不支援,楊崇在高昌呆不了一個月。”
高昌張氏曾出過張孟明這樣的高昌王,一直是高昌的頂尖士族,即使麴氏為王的時候,也牢牢掌握著高昌的軍權,在高昌的軍界,張家的話沒有人敢不聽,張文又是張家族長張續的三弟,在高昌軍中二十多年,威嚴猶在。孟翻問了三遍,一千四百多名軍官沒有一個人出來,孟翻笑笑,甩手走了。
楊崇隨即任命韓奇和劉弘基為千夫長,韓奇手下原先的二十七名軍官全部調入屯田軍,擔任百夫長、倉曹等職務,也去單獨屯營。楊義臣感覺楊崇手段太過激烈,正要出面緩解,崔君肅一把拉住說:“大將軍,楊崇沒有那麼傻,後面還有戲。”
當大營空蕩以後,孟翻再次來到軍官隊伍前,唸了十一個名字,請他們出列;軍官的隊伍一陣騷動,這十一個人的官職並不是什麼重要崗位,也不是拔尖的人,包括張文都產生了好奇之心,望著十一人慢慢地走出隊伍。很明顯,楊崇是單獨接見,在軍營的一個拐角,身邊只有五個人,離最近的崗哨起碼有百步的距離。
這份名單來自松間客,是崔家給楊崇的幫助;黃鎮帶人在半道檢查十一人,其中兩名軍官突然發出飛刀和袖箭,飛刀在半空中被打落,兩支袖箭正中黃鎮胸膛,黃鎮頓時往後一仰;遠處觀望的楊義臣、張文都是面色大變。兩名軍官發完暗器就準備往外衝,卻被兩名士卒攔住,轉眼就被砍倒在地;黃鎮隨即顫巍巍地爬了起來,為了以防萬一,楊崇特地讓黃鎮喘了瘊子甲,沒想到真救了一命,只是黃鎮也被嚇得不輕。
剩下九人連盔甲都被剝了,穿著裡面的單衣被黃鎮押到楊崇面前,一個個戰戰兢兢;楊崇問過各自姓名官職,望著九個人說:“我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也不準備以後再派你們到其他小國去,我現在只想知道你們的真實身份,還有就是禮部給你們下達的最新指令。”
九個人臉色微變,東鎮城副戍主米順裝糊塗說道:“小將不懂,還請郡守大人明示。”
楊崇不動聲色地問:“松間客和竹先生下落不明,你們現在聽裴矩的,還是聽於志本的?為什麼高昌城陷後,還不公開自己的身份。”
九人不敢置信地望著楊崇,米順恨道:“楊崇,你果然像裴公通知的那樣,對歲寒堂瞭解頗深,甚至手上有一份名單。”
楊崇把臉一放說:“你們應該清楚自己的處境,回答我的問題。”
米順等人當然清楚,楊崇的手下直接殺了那兩個人,連口供都沒要,為的就是能夠擴大事態,楊崇要是找岔子殺了自己,歲寒堂和禮部都找不到地方哭。米順冷靜地答道:“啟稟大人,裴公的意思是我們潛伏,繼續監視高昌國原來的官員。”
楊崇微微一笑問道:“今天為什麼沒有軍官願意統兵,是否有人暗中挑唆?”
米順一怔,立即意識到這才是楊崇把自己這幫人找出來的原因,原先的全套鋪墊就是為了最後的這個問題。倘若說沒有,一旦查出實情,自己等人就是同謀,裴矩不要救自己,裴矩能把歲寒堂擇清就算不錯的了;如果說出來,自己就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再也沒有任何退路。
寒風凜冽,楊崇等了一會問道:“要不要把你們分開,每個人單獨寫?”
“不用。”米順當機立斷,只要分開,楊崇肯定能得到名字,並且楊崇不怕他們亂寫,有一個名字就能殺一個人立威。米順答道:“原柳婆城司馬張文。”
楊崇頷首說:“不錯,我會上報禮部給你請功。你們八人每個人說出一個名字,否則就是張文的同黨。黃鎮,帶他們到孟翻那裡,把證供做好,立即抓人,阻礙者殺。”
有了米順第一個開口,八個人壓力大減,更何況聽楊崇口氣能恢復身份,在孟翻那裡都做了筆錄,簽字畫押。所有人看得清清楚楚,張文心知不妙,立刻準備逃走,示意幾個族人帶著人先鬧起來,自己退到人群后,在十幾名心腹的陪同下伺機而動;軍官的隊伍很快亂成一團,甚至有人喊出隋軍要殺高昌人。
敲山震虎、打草驚蛇,現在楊崇的意圖一目瞭然,上萬士兵瓦解後,一千多軍官根本算不了什麼,高昌城中的五千降軍更是在隋軍的看管之下,掀不起大浪。厲文昕率領五百騎兵圍了過去,大喊著“不參加鬧事的人蹲下”,高昌軍中仍有人拔劍對抗,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搏殺,四百多軍官當場身死,兩百人被擒,五百逃避著被圈到一個拐角。
楊義臣問楊崇:“你下一步準備怎麼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