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兩年前來到幽州的時候,就和鄭培認識了。
兩人都在幽州學府裡學習。
這所趙徽當初為世家子弟成立的貴族學府,如今在大漢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氣。
畢竟院長是當今大儒盧植。
對於世家子弟,有無數的人想要拜在盧植門下。
即使來到幽州學府,不等於會被盧植收為弟子,但是說不定他們表現好一點,就被盧植看中了。
幽州學府中的學生,已經不僅只是幽州的世家子弟了。
而是來自大漢的全國各地。
甚至還有幾個人是來自交州。
當然學府的學費,也是從之前的三萬錢漲到了現在的五萬錢。
這是一筆普通百姓,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
但是對於世家來說,特別是司馬懿這種豪門出生的,五萬前也只是毛毛雨。
那些世家之前買官的時候,可都是以百萬為單位。
三公級別的,更是以千萬為單位。
對於世家子弟來說,只是付出幾萬錢,就有可能成為盧植的學生,他們不會有一點猶豫。
不過司馬懿來這裡,並不是衝著盧植而來的。
他不需要大儒來教導他,他需要的是更多的知識。
兩年前,司馬懿看到了一份幽州民報。
讓他知道了幽州學府教授的知識。
當天他就收拾好行李,帶著護衛出發了。
他渴望那些他沒有接觸過的知識。
即使當時他的父親,他的大哥,全家人沒有一個贊同。
司馬懿也是毅然決然,不顧一切阻撓。
他需要那些知識。
事實證明了,他兩年前的選擇沒有錯。
如果這兩年,他一直待在河內,他絕對不會有現在的進步。
在河內,能學的他基本都已經學了。
差的只是歷練,只是沉澱。
而來幽州,他學到了更多,特別是看待事物的觀念上。
司馬懿改變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