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
縱橫草原一年的公孫瓚,在大雪封路之際,被困大草原,食物短缺,且被洶湧的烏丸人包圍了。
劉虞得知訊息後,馬上派人與烏丸人和談。
雖然這一年來,公孫瓚一直抗命不回,但劉虞卻不能看著數千將士死在塞外。
草原上眾多部落中的,烏丸一直處於弱勢,要被鮮卑人欺負,也要被匈奴人欺負。
相比鮮卑和匈奴,烏丸人是最不想和大漢作對的,他更偏向於選擇依附大漢生存,讓大漢幫助他們抵抗鮮卑人匈奴人的進攻。
但是公孫瓚藉著之前部分烏丸人跟著張純造反,開始大肆屠殺烏丸人。他們也只能開始反抗。
這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他們可以除掉公孫瓚。
但是公孫家作為幽州的地頭蛇,除掉一個公孫瓚,還會有其他姓公孫的人出來。
在劉虞再三保證,只有烏丸人放走公孫瓚以及一干將士,之後絕對不再派兵進入烏丸人的地盤後。並且願意與烏丸人進行正常的商業買賣。
這些本來就是劉虞想要做的,正好趁著這個時機,都和烏丸人談妥了。
烏丸人接受了和談,放公孫瓚離開。
而公孫瓚經此一敗,在劉虞面前暫時低下了頭,老實了一陣子。
但是公孫瓚並非是一個甘於平凡的人,所以很快他又找到了一個藉口,帶著人再次進入草原,而這一次他的目標換成了鮮卑人和匈奴人。
雖然上一次被烏丸人所困,但是公孫瓚並認為自己會不敵烏丸人,只不過是天時不利。
如果他們打敗鮮卑人,匈奴人,誰敢說他不行。
在劉虞忙著與草原部落友好交流,公孫瓚再次橫行草原的時候,上谷郡一直在穩定有序的發展中。
從趙徽開始滲透上谷郡,到現在將近一年的時候,上谷郡的各項指標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人口增加了五萬,全都是趙徽從幽州各地收攏來的流民。
很多都是之前管亥十萬黃巾被解散的,他們從青州一路來到了幽州,來到了上谷郡,換了一個身份,再次在趙徽管亥身邊安家。
在上谷郡周邊給他們安置了空閒的土地,讓他們進行耕作,同時趙徽還將從鮮卑處搶來的牛租給了他們。
不用他們給錢,而是等到收成的時候,要將五成的產量作為賦稅。
而這五成賦稅中有一半進了上谷郡的官府倉庫,另一半則是進入趙徽的黑風寨中。
五成收入作為稅收,這在後世是非常不合理的一個政策,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卻有著無數的流民,聽到風聲後,千里迢迢的趕來上谷。願意被趙徽剝削。
雖然要上交五成產量,但是相比在其他地方,趙徽這裡可以提供耕牛。這是最為重要的。
在大漢,耕牛的數量非常稀少,自家擁有一頭牛,就等於是脫離了貧窮。
官府更是嚴禁宰殺耕牛,而私自宰殺耕牛的罪名更是非常重。
普通一個成年男人,如果擁有一頭耕牛,他一年耕作的土地面積,可以翻上兩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