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彼岸,解脫輪迴束縛,脫離人生之苦難,覺悟萬千之境界!”
縹緲的聲音帶著意外,他沒有想到陳禕連猶豫都沒有直接便踏著萬丈深淵走了過來,這種果決和堅毅著實讓他有些意外和震撼。
不過一切的陰謀終究會被終結,一切的苦難都是過眼雲煙,陳禕聽在耳邊的話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阿彌陀佛乃是佛法先驅者以及創造者,世人皆念他倒也沒有什麼錯,不過這個世人說的只是佛門中人,陳禕雖然對他嗤之以鼻,卻不能不正視他的強大。
漫步在萬丈深淵之上,陳禕心思沉靜,阿彌陀佛的話簡單中透著玄妙的奧義,不過這種奧義卻不能放在心上,卻還要明悟其中奧義。
踏足彼岸昭示著解脫,一旦按照他的話來無疑便會成為阿彌陀佛的路來走,就算是到達彼岸也會迷失自我。
如今走在萬丈深淵上的陳禕,與其說是朝著彼岸之地而去,不如說這彼岸有著兩個彼岸,阿彌陀佛的彼岸和陳禕心裡的彼岸並不相同,一個是解脫一個就是簡單的走過。
“有了此岸方能到達彼岸,如無此岸又何來的彼岸呢?你自負通曉佛法,世人皆頌你名,卻不知自己其實也是這個甕中之人罷了!”
陳禕冷笑回應,他走的彼岸之路自然不同於阿彌陀佛所言之路,阿彌陀佛所言彼岸便是解脫,然而解脫並沒有此岸直說,解脫不爾,強行的說雖無此岸而有彼岸,也就是說你一旦真正的解脫,便能到達彼岸。
可你卻不清楚到底是在什麼時候迷失在了此岸再來到的彼岸,就像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什麼此岸與彼岸之說。
阿彌陀佛在陳禕的話出聲之後直接沉默了,不知道是陳禕的話直戳你他的心底,還是說他對自己的佛法產生了懷疑。
陳禕冷笑了一聲沒有繼續說話,其實解脫和彼岸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和指向,彼岸是心靈的歷程,然而解脫卻是自我的徹底迷失。
這個迷失在佛門看來時皈依我佛,得到大自在,而對於陳禕來講那無疑便是徹底的迷失自我。
眼前這萬丈深淵是阿彌陀佛所佈置,然而在他佈置之初便已經失敗了,他自己認為的彼岸是沒有此岸的解脫,然而當陳禕出現之後,所站立的地方其實便是此岸,既有此岸,那便登陸彼岸,與佛法無關,與解脫無關,一切都是陳禕自我的心靈之路,走的是那麼的坦然,是那麼的輕鬆。
從此岸到彼岸,跨過深淵之後眼前一切景象直接消失不見,深不見底的深淵不見,彼岸不在,反而到了一處浩瀚的星空之下。
星空?
陳禕心裡唸叨了下,眉頭微蹙,曾存在於他記憶中的佛法中很少有著星空的記載,佛法最講究輪迴,對於星空很少涉及,可眼前卻真的是一片星空,絕對不是佛域之地,依舊是阿彌陀佛衍生出來的畫面。
“看來你很是不死心呢!”
陳禕暫時摸不清眼前星空具體的含義,不過卻阻攔不了他調侃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頌出便不再有任何的聲音,陳禕知道這老東西也詭的很,不會再說什麼了。
佛法重悟,陳禕偏偏不想以暴力來破除掉眼前之景,於是便盤膝而坐,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他是真的不懂佛法之星空到底是與道家有著什麼不同,不過他倒是對佛法有著精湛的研究。
佛講六道輪迴和三十六重天,這一點倒是跟道門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並且六道輪迴正好也對應著三十六重天,每道輪迴中更是通往六重天地。
六道有先後,先後有尊卑,六道輪迴又分上三道與下三道,佛又分一體三身,既法性身、自性身以及變化身。
六道三身一世界,而世界又被他們分為小世界、中世界以及大世界,一般而言,恆星是星空的主體,因此一個行星系統一般以一個恆星為核心組成一個小世界,如太陽系就是一個小世界,每個小世界以其核心引力圈為基礎區隔其他小世界。
其上一個層級的恆星系以一個某特殊結構為核心組成一箇中世界,
如銀河系以及其他同級河外星系都是一箇中世界,每個中世界以其核心引力為基礎區隔於其他中世界。
銀河系與其他同級的眾多中世界級的河外星系一起一個某特殊結構為核心的作用下組成一個大世界。
而大世界並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著許許多多,每個大世界同樣以其核心引力圈,基礎區隔於其他大世界,這就像是神魔佛三域一般,所以想要離開便要突破到他的限制,這就是修士口中的飛昇以及超脫。
佛法之星空陳禕不懂,可是從世界延伸到星空倒是可以,既然佛法之星空有著各大世界,各大世界又存在於星系中,那自然也就可以把佛法之星空簡化成兩種。
可見與不可見。
可見的星空自然便是剛剛陳禕透過世界來領悟到的佛之星空,不可見的自然便是眼前的這片,以佛法之力演化萬物,出現的星空,雖明明就在眼前,可其實不過也就是一片虛妄罷了。
在釋迦摩尼之前,佛中有著六位過去佛的存在,因此也足夠證明,世界被滅世魔神已經至少毀滅掉了六次,也正是如此,陳禕心裡猜測,既然如今佛域中的六位過去佛依舊的存在,那麼在這六次的毀滅中,他們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想不通,便無需鑽那個牛角尖,陳禕緩緩地從星空下站起了身體,右手輕輕的衝著身前揮了揮,不見任何的光芒出現,但頭頂的神秘星空卻跟著悄然消散不見,露出了一個傳送通道。
“這下便能到達佛域了吧?”。
陳禕心裡輕聲唸叨了下,三重幻境般的阻攔之下他並沒有生氣,反而對阿彌陀佛有著感謝,他雖不屑於佛門的陰險與無恥,不過這三重幻境卻讓他對目前世界有了新的認知。
所謂大道千萬,殊途同歸,便是這樣一個道理,明悟己身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