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重生西遊之妖僧>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回頭無岸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回頭無岸 (1 / 2)

五陰即是五蘊,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熾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

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為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五蘊包括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蘊,有‘質礙’之義。

質礙,即是說物質在同一空間中是互相妨礙的,比如說交通事故,無論是汽車和汽車之間的碰撞,還是汽車和人之間的碰撞,乃至汽車和火車之間的碰撞,都是因為這個‘質礙’。

翻閱著腦海中的記憶,精湛的佛法在這一刻一覽無遺,陳禕懸立苦海之上,明悟眾人之苦到底為何苦。

質礙,碰撞之苦嗎?顯然有些淺薄,在修士的世界中,功法與功法的融合,力量與力量融合都是經常遇到的事情,所以質礙算不上什麼苦,至少在三域中此苦不在眼前苦海之列。

受蘊,陳禕有著精湛的佛法,更有著重塑六道輪迴的經驗,在六道輪迴中,受又有著兩種,一種是苦受,一種是樂受。

佛法有云,諸受皆苦,意思就是說每個人身邊都有著很多的苦,然而回頭之後這些苦便不存在了嗎?顯然有些扯淡!

識蘊中卻又分著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八識又可分為三種類:一者為心,它集起諸法,並能生起種種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識——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能夠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為由它帶動其他的心念,以它為主,故稱為心王,隨它而生起的心念稱為心所。

既然心念在,心所在,回頭便可忘卻嗎?

行蘊,是遷流變化義。

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這乃是宇宙人生之規律。但世人不識這種規律,追求永恆:希望身體永恆、家庭永恆、婚姻永恆、事業永恆、人際關係永恆、愛情永恆。

然而,世間沒有一樣永恆的東西,世事無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曇花一現,轉瞬即逝。

放眼整個三域以及三域之下的各個小世界中的修士,從踏足修煉界之後所做的事情不正是向一切美好事務的追求之路嗎?

你佛家說眾生皆苦,又何來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呢?

還是說回頭之後,上了岸便不再有這些苦?

餓的時候是苦,可吃飽了,吃撐了之後便是樂嗎?依舊還是苦。

身體髒了是苦,洗乾淨了是樂,可一直都泡在水裡也是苦。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岸在哪裡呢?真的回頭就是岸嗎?

“苦海無邊,回頭無岸,船在哪裡?”

陳禕嘴角掛著笑,緩緩的睜開雙眼衝著一望無垠的汪洋怒吼出聲,他知道,阿彌陀佛一定在某個角落裡面看著自己。

“阿彌陀佛......吾之言是船,吾之法是船,用吾之法去渡生死苦海,自然便能看到岸邊!”

縹緲的聲音響起後便不再多言,在他的心裡也許知道自己多說也無益,畢竟陳禕自身便有著精湛的佛法造詣。

陳禕笑了笑後沉默了許久,而後高聲喊道:“還是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他也不管阿彌陀佛到底是否願意聽,是否聽得到,直接開始道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