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文道席捲西騫。
西騫便如彼時的封西一般,文道大興,街頭巷尾都在談論文道。
齊陽郡內,人人都會念誦幾言經文。
街頭巷尾,家家戶戶,家裡都要請文人題兩句經文,懸掛起來。
其餘郡縣,則都翹首以待,等待文道傳來。
文道硃筆一直懸浮在天穹上,溝通坤國文運,享受文運滋養。
第七日上,文道硃筆又有異變,隱隱有火光閃爍。
這是人心向文,文運凝實,形成的文火。
文火蒸騰,象徵著文道興起。
殷明作為文道鼻祖,不但能直接感受到,而且也直接的承受著文道興盛帶來的反哺。
與此同時,遙遠的坤國京城。
很多大人物都感受到了異變。
坤國皇宮。
皇帝的寢宮之後,還有一座大殿。
大殿沒有懸掛牌匾,被手臂粗的鐵鏈封鎖。
鐵鏈鏽跡斑斑,而且沒有掛鎖,似乎是渾然一體。
大殿中,空無一物,唯有一口破井。
破井中,忽然湧出了漆黑如墨的井水。
井水下,亮起了兩道幽暗的光芒。
這兩道光芒雖然微弱,卻直入天穹,似乎在觀察異變的文運。
只不過,文運終究虛無縹緲。
武道巨頭或許能心有所感,卻終究不似殷明那般,能直觀的感受到。
而皇宮外,包括大帥府,宰相府……許多坤國大人物的宅邸中,都有大人物驚覺,驚疑不定的張望。
不過,這些,都暫時影響不到西騫。
午後,殷明坐在校場上,下面數千文人齊聚於此,都在互相探討早上學到的經文。
甘樂端著一個木托盤,盛著一盞清茶,奉到殷明面前。
茶色銀白,甚為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