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人群發出此起彼伏的震驚聲。
只見四方皆是霞光燦燦,瑞氣騰騰。
四卷玉簡散發神秘幽光,把校場照亮。
所有人沐浴在氤氳的文氣中,都覺得身心豁達,通體舒爽。
殷明道:“上半夜,我先講文經,為你等入門。”
“下半夜,我傳下文道,引你們走上修行之路。”
“日後,也望你們能廣傳文道,使我文道為人族所共有。”
眾文人轟然領命,心中愈發激動。
殷明夫子果然如傳聞中一般,根本沒有把文道視為什麼謀取利益的工具。
不像有些大家族、宗門那樣,持掌功法,秘而不宣。
在眾人期待的眼神中,殷明一招手,背後的《四書》光芒大放。
玉簡上,一個個文字閃爍起來,似乎要掙脫出來。
《四書》——論語。
如今,原始真經雖有六經,但是若論修行,卻以《書》經——即《四書》為最。
其餘《詩》、《樂》等,雖是天地認可的文人必修之法門,但比之《書》經就少了幾分思想淵源。
《詩》、《樂》等,可以修身養性,修煉文氣,卻更適合作為攻擊之法。
《書》經相反,重修行,雖然也可攻防,但是效果要差一些。
作為文道入門之典籍,《書》經絕對是最高階的。
殷明的聲音響起,宛若道音隆隆,振聾發聵。
校場中,所有人都露出莊嚴肅穆之色。
尤其是文人們,對經文的感悟更深。
面對原始真經,心有所感,體內不由得產生了某種難言的悸動。
這是文氣的萌芽在悸動。
隨著文道為天地漸漸認可,文人閱讀真正的文道經書,若是感悟夠深,甚至可以自行修煉。
尤其是原始真經乃是文道本源,有著不可思議的神效。
哪怕殷明還沒有傳下具體的修行法門,但已經刺激的文人們體內漸漸有文氣生成。
及至半夜過去,校場中的文人都面露神聖之色,氣質與前迥異。
普通百姓也都覺神智清明,念頭順暢,身子彷彿輕健了許多。
後半夜,殷明傳下修煉法門。
七團微小卻熾盛的火焰從他體內飛出,彷彿七顆燃燒的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