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三十一人每天高強度的狩獵,同樣也意味著每天所消耗的食物單位也很多,單一的食物來源,將會造成了更大壓力與沒有保障的風險。
更別說還有各種平衡障礙與意外發生,因此,滿編獵人的開局,基本連收集一萬資源單位目標的一半進度都沒有達成。
羅青記的自己前世,到了三十天結束試煉結束後,共只狩獵到了三千兩百多單位,最後試煉結算,他只換取了少的可憐的三十二個試煉積分。
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後來,正式進入領主位面的先天發育條件嚴重不足,否則的話,以他七年苦苦堅持的大毅力,也不至於淪落到成為別的財團私人機構的附庸領地。
每天都要上交一筆不菲的資源給財團,存在的意義就是被人擼羊毛。
除此以外,上一世第二多人選擇的開局,也有滿編漁夫開局的,這個第二多人選擇的大眾開局,同樣也坑掉了不少人,他們的想法很簡單。
我招募滿所有漁夫,全部集中在湖泊邊上打魚就行了,又有吃的又能收集資源,簡單直接,而且三十個漁夫聚集在一起,島嶼的野獸也沒這個膽子來襲擊。
因此,前世選擇滿漁夫開局的人,佔據了全人類的二成。
而全樵夫伐木開局、全農民採集開局、全礦工挖礦開局,這三類開局方式雖然不被大部份看好,但獨立獨行的人,永遠也不缺存在,三種開局方式加在一起,同樣也佔據了一成。
但是隻有羅青經歷過一次,才能深深體會,全單一職業領民開局,其實都沒有好下場。
而剩下最後的一成人,那才是全人類脫穎而出真正精英,他們聰明與理智,在沒有任何準備與經驗下。
他們統統採取了最保守穩妥的策略,那就是六種領民職業,各自招募了五個單位。
沒錯,在未知與不熟悉的領域下,最保守穩妥的策略才是最聰明的選擇,只有能穩住當前的局勢,才有條件機會進一步求上進,因此,這最後一成人,才是最聰明的人。
當然,保守就代表著風險最少,風險少收穫雖然有保證,但也絕對不會超越。
因此,有過前世經驗,以及後來人們對領主試煉的開局總結,羅青自然也不會選擇這種最保守的策略。
這就是他直接選擇了十五樵夫、六獵人、兩礦工、一漁民、一農夫,另加兩條獵犬的開局。
要知道,這個開局選擇方式,是前世後人最終總結過的三種最大利益開局式之一。
接下來;在羅青的要求下,所有住所木屋,都要搭建在距離地面兩米高度上。
這種搭建方式,將有效地預防大雨積水浸泡住所,而且還能防備大部份野生動物的偷襲,這是很有必要的。
與此同時,閒置的六個獵人也沒有例外,全被羅青喊去了打獵,兩頭獵犬同樣加入了打獵範圍,也大大保障了他們打獵的安全警戒線。
要知道,每一頭獵犬就佔據了兩個領民的招募單位,那不是沒有原因與價值的。
它們的存在,既可以大大提高了獵人深入叢林打獵的安全性,也增加了打獵與追捕獵物的效率,與此同時,到了晚上休息睡覺,它們還能夠給予營地帶來警戒。
確保羅青所有領民,儘量減少被野獸偷襲死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