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的叢林,一個安全的庇護所,比任何一切都重要。
十五個強壯的樵夫,立刻開足馬力,在湖邊不遠處砍伐一棵棵樹木,兩個更強壯的礦工,卻負責搬運。
農夫與漁夫,則負責簡單地搭建住所,幾種不同職業的領民,在羅青安排指令下,都出現了井然有序的分工合作。
第一時間製造驅蛇藥,然後再搭建安全的庇護所。
這一點就是羅青的優勢,比起其他沒有經歷過試煉的人,這優勢真的是太大了,用開掛了般形容也不為過,前一世,他的試煉開局基本沒有任何策略與深思熟慮可言。
他的選擇,基本是全球超過了六成比例的最常規大眾開局,那就是直接招募滿了三十個獵人。
然後一股子把三十個獵人,派出去了打獵!
至於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類,幾乎絕大部份人都選擇了滿單位獵人開局?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主要導致人們都選擇獵人的原因,大致有三點。
第一點,狩獵得到的獵物,基本都是獸禽的肉類,一公斤肉類,基本可以轉化為三倍同等重量的野果、野菜等食物資源,這種事半功倍的快速捷徑,瞬間讓很多投機取巧的人,毫無猶豫選擇了滿獵人開局。
第二點,由於領主位面的體驗太真實了,真實到讓人身臨現實一樣,所以人們突然被孤零零丟在孤島上,他們一瞬間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怎麼辦?
那自然僱傭強者,而獵人在六種領民選擇當中,正是矮子裡挑高個子,要知道,獵人可是唯一手持著短矛與獵弓武器的領民,因此這些感受到生命嚴重受到威脅的人,根本就沒有選擇,直接招滿了所有獵人。
而最後一點,那就是食物危機。
這同樣也是一種不安全感,人以食為先,招獵人,那就保準不會餓肚子,或許一個獵人打獵沒有保障,那十個呢?
十個還不足以保障,那三十個呢?
三十個獵人,既能打獵獲得資源,而自己又不需要捱餓,而且還能得到大量的皮毛,無論是衣食睡覺都有了充足的保障,因此,這同樣也成了必然的選擇。
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三十獵人滿編試煉開局的選擇,竟然一下子佔據了全球人類的六成。
不得不說,人類的定性思維,果然有很大的契同。
而前世的羅青,同樣是其中大眾選擇的一份子,那麼問題來了,滿編獵人開局?絕大部份人的選擇?
真的是最正確的選擇方向麼?
答案不言而喻,那是錯的,大錯特錯,甚至這種大眾選擇,還是一種巨坑,僅這個巨坑,基本就坑掉了全世界六成人,他們直接淪落為了平庸。
原因很簡單,滿編獵人的開局,想法很好很天真,但現實很殘酷,整個島嶼的直徑也就幾公里,島嶼上的野生動物資源,根本就滿足不到一萬資源單位收集。
畢竟獵物不是死物,它們是生的,當島嶼上的動物越不越少時候,那麼狩獵難度就越來越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