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莫利下令回營防守。
紅毛騎兵行動速度快,不多時,全部撤退到大營之中,莫利就領兵來擋李詩君四萬人馬之四路攻擊。
李詩君見了,就向徐興說道:“徐軍師,我們怎生想個法子,看看怎麼偷過紅毛大營,速去通知右軍,讓他們趕快立寨紮營,務必要築成土牆,以擋紅毛騎兵,我們這邊攻打敵營,吸引敵人,為他們右軍爭取時間!”
徐興苦笑道:“元帥,這個法子還真不好想。不過,我看敵營那邊,我右軍總領乃是伏立明參議。
不如我們這邊大擂戰鼓,大張旗鼓地加大攻勢,那麼,以伏參議的智見謀略,必然會料到這是我軍在援助呼應他,他自會主動想法子安營紮寨!”
李詩君聽了,就笑道:“好!”
於是李詩君一聲令下,四萬人馬擂鼓吶喊之聲,登時就如山崩地裂一般。
伏立明這邊呢,果然是心領神會,見到紅毛騎兵退入大營,初時尚以為自己這車*陣,五輪齊轉之法,竟能逼退紅毛騎兵。
等到聽得敵營那邊,龍角峰下,鼓聲與喊殺聲沸反盈天,伏立明立即瞭然。當即就令大軍,先紮營寨外圍柵欄,並置鹿角,再退一步修築土牆。
太平汗皇開平四年十二月二日,太平軍與紅毛騎兵在龍角峰下形成了一個包圍與反包圍的態勢:
胡拉格斯實共有騎兵十二萬,步兵三萬,共十五萬人馬,包圍了太平軍左軍李詩君與龍首山上;
而龍首山下,胡拉格斯所部十五萬人馬,在包圍了李詩君的同時,卻又被太平汗皇十五萬大軍,以及右軍伏立明五萬人馬包圍。
雙方在龍角峰下鏖戰,至此已經對決了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裡,太平軍右軍平定了蕭關州,奪回了要隘蕭關城,又由伏立明領五萬精銳趕到這龍角峰下助攻,著實辛苦。
太平汗皇李詩劍指揮之下,大軍最後合圍胡拉格斯紅毛騎兵。伏立明來見汗皇。
李詩劍道:“伏參議,你說的車*陣,我已經令眾將們領兵訓練了!你來了,正好就此指點一二,我軍大陣熟練之日,就是徹底消滅胡拉格斯之時!”
當時汗皇大營之中,眾將領謀臣都在,燕君平道:“我主汗皇,目前我軍糧草不缺,而被困之敵,那胡拉格斯所部,目前似乎也不缺少糧草,倒是龍首山上,左軍十五萬人馬,除去五萬人隨我主汗皇禁軍包圍敵人,那山上十萬人馬,每日消耗糧草不少。臣擔心,左軍糧草不敷呀。”
太平軍六路探馬總統將郭人英道:“我主汗皇,燕軍師,臣手下探馬報來,昨日那胡拉格斯營中,不斷有戰馬慘號聲傳來!臣估測,可能是那紅毛兵也是糧草不繼了,在殺戰馬當糧食呢!”
文子明聽了,就說道:“郭將軍這條訊息可真?若是果然紅毛兵殺馬度日,那他們就離死不遠了!”
李詩劍也道:“好!我們總算是看到勝利的曙光了!郭將軍,你明天再繼續探報,一定要弄清敵營中是不是殺馬為糧!
我們消滅胡拉格斯之後,一定要組建一隻我們太平汗國的精銳騎兵部隊!這紅毛騎兵,沒少讓我受窩囊氣呀!這一戰打得一點兒也不痛快,憋憋屈屈的!”
原來李詩劍只在初見那杜懷彪與金槍寧誠時,稱孤道寡了幾句,以示汗皇威嚴。過此之後,仍然與眾臣是你我相稱,以示平等。
——且說當時,李詩劍說到這裡,又向寧誠、楊度和朱甘二將道:“寧將軍、兩位先鋒,目前我軍大車輪陣訓練情況怎麼樣了?”
寧誠、楊度與朱甘尚未答話,有信使匆匆進帳報曰:“我主汗皇,大喜!大喜呀!”
眾將見信使來自宮中,都暗暗猜測,不好開口。
李詩劍聽了,問道:“什麼大喜?”
原來,這位信使,來自天寧府西京皇城,名叫王正,是兩位太后派來報信兒的:
皇妃慕容嬋與王妃慕容娟姊妹兩個,竟是同日生產,李詩劍與李詩君兄弟兩個各得一子!
信使道:“我主汗皇,太后已經為小皇子和小王子取了乳名,但是,正名字號,太后說了,由孩子的阿爸給取,請我主汗皇定奪,小臣好回覆兩位太后。”
李詩劍聽了,就說道:“我那兒子,若要取名的話,就讓他承擔我的希望,我願為生民立命,為我汗國開太平,就叫他‘李太平’吧,取字號的事情,等他長大到十五歲時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