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卻是附小詞一首:
石上泉鳴,林中鶯唱,風裡 雙燕身輕。盡說何事,飛過舊長亭。多少呢喃軟語,商量看,黛山深青。花如火,燃燒夢醒,獨觀昨夜星。
觀星,飛點點,明明滅滅,卻是流螢。問他怎無眠,欲訴深情。唯有無言入戶,讀經罷,觀魚修行。修仙事,無人能解,且訴與君聽。
李詩劍讀過來信,心中惆悵,提起筆來,不過片時,就作回書一封,大意是:
我欲重開太平,戰事如今未息。至於強生大哥,當日陳志元歸降時,只聽說他去了北海大都山找你,沒想到你也不知他去了哪裡!我自當派人細細尋訪,不過,以他的身手武藝,應當無恙,卿卿儘可放心!
至於說我做了太平汗皇,就此信傳我誓言,表我真心:
我李詩劍並不像其他汗皇那樣廣開後宮,我是至今未納一妃!待到春風遍天下,佳信報捷音時,我當不當這汗皇也無所謂,只與你共同修行修仙,長伴卿卿。
此信最後,也附小詞一首,其詞曰:
衝陣橫槍,揮刀破箭,馳驟徵騎蹄輕。我心所憶,曾也夢長亭。又念流離黎庶,填溝壑,沃草青青。心如火,拼將熱血,耿耿照長星。
長星,光萬丈,常明長在,輝映流螢。春風報佳信,訴我衷情。攜手卿卿共悟,讀經罷,觀魚修行。常相伴,蓬萊路上,心語共傾聽。
寫好回信,李詩劍小心封了,選精細之人,令他送往大都山真儒居去了。
李詩劍這才搖搖腦袋,甩去惆悵,再來處理軍情,叫過李詩龍、繆輝,密密囑咐道:
“敵兵眾,我兵寡,昨夜踹營,今天敵兵必然反撲。我軍詐稱五萬,又分軍數路,楊清才一時間難以摸清我兵虛實,我料今夜,楊清才必然派兵試我,先一路劫我大營,後一路相機接應。
你們兩個,留下詩龍一統人馬,伏在營外,敵兵來時,只作吶喊,實不攻擊,只待他自相殘殺。敵兵退時,自後虛追,也不可真正接戰!繆輝這一統人馬,今夜隨我再去踹營!”
然後,李詩劍又令人傳報秦遠、高遠、陳通、楊榮四將,各有機密安排。
傳令兵去不多久,又有密探報來:燕君平與楊燦作一路,文子明與張立作一路,兩路合力打下房縣了。
李詩劍聽了,笑道:“我的計劃將要成功了!”
於是李詩劍就向那密探說道:“房縣地當要衝,楊清才必然要救,只怕不止一路救兵!
你回去就告訴他們,要做好防備;也不可久留房縣,只須兩路照應,多破州縣,或者,作出要向倒馬州主城進攻之勢即可。若是楊清才大軍撤退,他們便也要立即撤退,向我靠攏。
另外,今後不到逼不得已,輕易不要燒糧草。糧草可以散發給當地百姓,畢竟缺吃少穿的人還是很多的;而且,這樣做也可以為我軍樹口碑,爭民心呀。”
那密探自然答應,就回去報告給燕君平與楊燦、文子明與張立了。
果然,楊清才前後派出兩支兵馬回救房縣。
第一支,那楊進兵馬,自上關縣圍城諸營中出來,於當天黃昏後出發,夜間子時末趕到房縣,一百多里奔來,正氣喘吁吁。
楊進正命令大軍就地休息片刻,然後便要偷襲奪城。
不想房縣城裡城外,伏兵驟起,以逸待勞,打得他兩萬人馬立足不住,棄甲曳兵而走。
正逃走之際,有一支兵迎面到來。
然而,天黑,分不清是敵是友,其實這是楊清才所派阮庭領援兵到了。楊進與阮庭交手,這才認出是自家人馬。
於是雙方停止交戰,楊進之兵這也才止住敗逃的腳步。看看天亮了,二將清點人馬,發現折了近萬人。
楊進向阮庭商量道:“敵兵內外伏擊,殺傷我軍近萬人,這可如何是好?”
阮庭道:“房縣是我軍後路,不可不奪,天王令我領兵援助將軍,不如我軍現在就回奪房縣,估計他們正在慶祝勝利呢——我們也打他個出其不意!”
於是二將合兵一處,又向房縣攻來,到了縣城,只見房縣四門大開,更不見一個兵。
二將遲疑,派出探馬斥候,入城看時,原來那兩路兵早已撤離,不知去向,此地只有空城一座。
楊進與阮庭摸不著頭腦,趕緊派人回報楊清才。——此時已是第二天了。
回頭再說當天下午,楊清才派出兩支兵回救房縣之後,另選一將南歷之,令他領三千兵在當夜三更,就來偷襲李詩劍大營,以作試敵。
三更時分,那南歷之領兵來夜襲李詩劍大營,楊清才待他兵出,過了小半個時辰,自也領大軍前來,按既定方針,是既有接應之意,也有根據戰況,隨機攻打李詩劍的意圖。
——此是楊清才軍議定之策,要直搗太平軍老營,滅掉李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