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兩人所擺出的招式都是可攻守轉換,而精神也都高度集中,不為外界所動。因此他們二人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出手。
白鐵英等人忽然有一種感覺,他們二人的站立點連成一條直線為直徑,形成一個包圍圈。就算包圍圈內山崩地裂,對圈外的人也不會有影響。
同樣的,圈外即使天塌地陷,裡面的人也會毫髮無損。
但只有在圈內的兩人才知道,這個無影無形的包圍圈,是在兩人的精神力高速執行下形成的。若是有一方放鬆,那麼另一方將會掌握主動權。而自己再想要扭轉這種被動的局面,幾乎是不可能,且更會對自己今後的修行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
所以,兩人都抱著可以被打敗,但絕不可放棄的想法。
雙腳一點地,數吸之間,兩人立刻挾雷霆之勢攻向對方。
奚聚風宛如一柄可開天闢地的利劍,直指少白翁;又如同一支能射日破月的厲箭,已然離弦。
華山派分為內派、外派,內派必須要出家,外派則為俗家。但弟☯子的身份卻不受師父的身份制約,也就是說,內派的師父可以收外派的弟☯子;外派的師父也可以收內派的弟☯子。
奚聚風是以外派弟☯子的身份加入華山,後來才轉為內派弟☯子的。
這種情況在華山派並不多見,但也並非沒有。因為有些弟☯子本來便是外派弟☯子,但由於資質、天賦很高,便由師傅徵得徒☯弟同意,再向掌門舉薦。
但即使看到資質尚佳的弟☯子,有些師傅也不一定願意舉薦,因為有些弟☯子在外派能力極佳,但在內派卻僅僅是中等。這樣一來,推薦他入內派的人便會受到別人的指責,說他認人不準、誤人子弟,在派內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是以沒有絕對把握,師傅們一般不會舉薦弟☯子的。
奚聚風是由其叔父,華山派掌門奚越門引薦,而且一開始就說好了,是為了強身健體。因此,奚聚風的劍術是集內外兩派之長。
華山外派的劍法講得是奇、險,與峨眉派兵器的奇不同,華山派的招式很奇特。原本可以一招制敵的,他們卻化簡為繁,用上三招或者五招。
華山內派的劍術,乃是郝大通由王重陽處學來的劍法加以整合改變、創新而成。
王重陽的功夫,雖然學自“武之禁章”的《死生劫》,但也有自創。因為當時生活的時代處於宋金交戰,其武功中包含了他為國為民、保家殺敵的思想。
而郝大通的劍法更近於道☯家的隱忍、退讓、不爭、苦修的思想。故劍法以平、沉、穩、守為主。
競選武林盟主,比的是武功、智慧、勢力、能耐、聲望,以及對對手的瞭解。
所以,歷來武林盟主的爭奪中,凡是候選人的名單一出來,所有人都會用盡所有辦法來打探對手的情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不過,這一屆的候選人卻是歷屆最年輕的,這些人☯大多年少氣盛,只知有己,不知有人,甚至連最基本的“知己”也都達不到。
少白翁練成了“武之禁章”上的《度日如年功》,這說明他的武功、智慧不輸給其他人。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讓江湖中人都關注他,說明他確實有能耐。在知己方面,他算是小有點自知之明。
這一屆參與武林盟主之爭的人,普遍年輕,更自大到認為只要自己出手,不管對方是誰,也難在他手上走幾個回合。所以他們從不在意自己的對手,即便有人得到對方的情報向他們邀功,他們也不會真的放在心上。
但少白翁可不一樣,他知道自己。在江湖上他沒有什麼身家背景;也沒有多年闖蕩江湖所累積的名聲。有的只是那為數不多的時間。所以,他要用這為數不多的時間,做對自己最有用的事。
不過,他現在發現,他已做了一件沒用的事。奚聚風所用的武功,根本就不是他所瞭解的任何一門華山派武功。換句話說,為了應付這次武林盟主的競爭,奚聚風早已開始計劃,連從來也未使用過的華山絕學也拿出來示人。
但若華山真的有這樣的絕學,為什麼不早拿出來?
這樣做雖說會讓人有所防備,仔細研究破☯解之道。但在武林地位而言,不僅可助他提高在五嶽諸派中的地位,更有可能列入武林門派前三甲。
不過還有一種可能,奚聚風使得根本就不是華山派的武功。
青州陸家府內,兩位武林盟主候選人,華山派的少門主奚聚風,以及少白翁為了驗證自己的實力以及瞭解自己的對手,在陸家進行了一次武林大☯會前的熱身。
至於他們兩的實力到底誰高誰低,請繼續收看《玄黃四宇》·圍堵篇,第七集——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