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日如年
在正道武林中,輩分最高的為四人,分別是:少林白石僧人、武當清風道☯人、崑崙黑髮劍叟、華山林中醫仙。
這華山派的林中醫仙乃是現任掌門的師叔,但兩人沒有什麼交集點。奚越門在拜入華山派的時候,醫仙已經四處雲☯游去了。
醫仙在初入門時,他的師傅就評論他說:“其資甚佳,然其性不在學武。”於是便把華山派的醫術,以及療傷聖功《隨風潤物》傳於他。
哪知他不僅精於醫術,更有超高的武學天賦。什麼樣的武功,即使很隨便的看一次,便能準確的演示出來,更能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任何修☯習真力的心法秘籍,只粗略的掃一遍,便能悟☯透其中的精妙。
就連他的師傅也覺得自己看走眼,三番四次逼他學武。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故意讓人以為他學武不行,這樣他就可以專心學醫了。但在習得《隨風潤物》之後,醫仙發覺以武入醫,以醫通武,可以事半功倍,這才開始習武。
在當上華山掌門後不久,醫仙便把寶座讓給師☯兄,自己則下山雲☯遊四方,濟世救人。
因為常作採藥人打扮,又救人無數,江湖中人便稱他為“林中醫仙”。久而久之,也就忘了他姓名。
醫仙救人無數,這其中自然有不少武林名宿,他們感恩戴德,無時無刻不想著報恩。但以醫仙的能力,很少有事是他完成不了的。若真完成不了,這些人也同樣無☯能為力。因此,這些人根本找不到機會。於是,他們便把主意打到他徒子徒孫的頭上。
想到這,少白翁豁然開朗,明白到事情的關鍵。某個受到醫仙治療的武林高手,因投報無門,只能暗地裡來幫華山派。而資質極佳的奚聚風,剛好給了那個人機會。
少白翁發現這是個機會,他一直在通☯過各種方法瞭解所有參與盟主競選人所在門派的武功,對於這一點,他自認為做的就算不是最好,也不會差到哪去。
但若是在武林盟主選☯舉比武的時候,對方突然使出了自己不瞭解的武功,會使他的勝算大大降低,甚至是扭轉敗局。
不過,如果戰場在這裡可就不同了,這裡只能算是個賽前熱身,不一定要分出勝負。但有這麼多觀眾,誰也不願意在氣勢上落下風,打到一半就收手。這樣的話,就可以多瞭解一下對方的武功底子,到時候也多一些勝算。
只是少白翁不明白,現在只是個小小的熱身,奚聚風只要招式穩定,已可落於不敗之地,何以要在現在就使出這隱藏的後手。
其時,奚聚風有他自己的想法。
他也知道,行走江湖一定要留一手。但對手是少白翁,一個到了武林盟主候選人報名最後一天才登記的人。
此前,江湖上對他一無所知,他是哪個門派;師從何處;身家背景。在江湖中做過些什麼,到底是正是邪。
因為有太多的未知,加上一些不入流的小幫☯派的追隨,一下子提高了他的關注度。
奚聚風可不像陸九空、白少虎一樣目空一切,也不似李貴般志不在盟主的虛銜。他可是實實在在地做了不少準備,對少白翁的過往也調☯查了一番。
少白翁的身世實在是太平凡了,平凡到只要在大街上把他的身世說一遍,有一半的人會認為是在說自己。
少白翁出生在一個極為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種田、母親織布,本是很平凡的生活。
可惜皇帝昏☯庸,大臣黨爭,地方上買賣☯官☯員,苛捐雜稅多如牛毛。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就是老天爺也看不下去這沒落的王朝,三年有兩年大旱,還有一年大洪水。
當時,剛滿月的邵白溫被父母帶著去外謀生。到了他現在所住的鎮子上,情況才有些好轉。過了幾年,家中有了自己的田地。
可是老天爺不發☯怒,災☯難還是來了。無情的瘟☯疫帶走了邵白溫☯的父母,奪走了他幸福的童年。
自此之後,邵白溫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並沒有聽說他有和什麼陌生人來往。
不過,能教出這樣子的弟☯子,要瞞過一般鄉民不是問題。
少白翁用的是一門叫《度日如年》的絕世神功。
奚聚風曾在祖師爺的手札中見過這樣的記載,說世間有一套武林絕學,叫《武之禁章》,當中記載的不是一項而是好幾門絕世神功。練了裡面的武功,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人死☯於☯非☯命,剩下的也僅餘一口氣。
其中就有記載有一門神功,練完之後,不管多麼年輕,也是是滿頭白髮。此功以消耗壽命來換取功☯力,練一日漲一年,故名《度日如年功》。
但手札中只記載了這些,其他的都沒有。
奚聚風相信,少白翁練的一定是《度日如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