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小武可有訊息傳回來?”我悄聲問道。
“嗯,前幾天才差人送了封密信回來。”馨寧壓著嗓子,耳語道。
“信?在哪裡。”小武平日裡多是飛鴿傳書,後由馨寧姐姐入宮看望我時轉述,從未如此正式地寫來書函,不知道是不是發什麼大事!
一路尋思著進了內堂,馨寧藉故遣走旁人,隨後從個不起眼的櫃子裡取出個錦盒,又自錦盒的夾層中取出個蠟丸。
我急不而待開啟蠟丸,只見上面寫道:“
小武拜呈花蕊夫人:
臣自領命,現隱於周朝軍中,屬殿前都虞侯趙匡胤親兵小衛……
什麼?小武現在竟在趙匡胤的軍中?
小武在信中言道,柴榮繼位後不久,北漢劉崇聯合遼國乘機南下,打算乘後周內部還不穩定的情況下打擊周朝的力量。廣政十七年二月,契丹派楊袞率騎兵萬餘及步兵五萬餘人,到達晉陽(今太原),與北漢劉崇兩軍會師晉陽,一路攻上潞州(今長治)。北漢主劉崇親領中軍,張元徽領左軍,楊袞為右軍,陣容嚴整,欲一舉滅周。
周朝昭寧節度使李筠派部將穆令均率領兩千人馬迎擊,不想穆令均中伏被殺,損失千餘人。李筠退回潞州。柴榮聞訊震怒,決定御駕親征領兵抵抗北漢的進攻。
當北漢、後周兩軍相逢於高平一地,列陣對戰之時,後周的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怯敵,一戰即潰,有上千步兵投降。然而就在這戰事不利,周軍右翼潰退的情況下,柴榮冒著生命危險親臨戰場,身先士卒,加上趙匡胤兵出奇襲,便扭轉了戰勢,全線擊潰北漢軍隊。
高平一戰後,周朝軍隊乘勝追擊,一直攻到太原。三月二十三日,柴榮率軍暫屯潞州(今山西長治)。
隨後柴榮將樊愛能、何徽等七十餘名將校斬首,以正軍法。同時開始著手整頓禁軍,揀選精銳,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壯士,充實禁軍。
小武信中又道:經過柴榮這次全面整頓,周朝軍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特別是禁軍,更成為了一支令行禁止,作戰勇猛的精銳部隊。
當我輕輕合上小武的信時,心情卻又再一次跌落谷底。
心如貓兒在抓撓……我知道柴榮是何許人,也依稀記得在歷史的記載中他有何樣的成就,更莫論那開國建宋的趙匡胤……
眼前彷彿出現了一輛巨大的車輦,那車上載著我的摯愛、家人向懸崖而去,我不知道何時便會有那粉身碎骨之殃……怎麼辦?我該怎麼辦,我能怎麼辦呢?
想去改變,可我一個深宮中的弱女子,面對滾滾向前的歷史巨輪,何其渺小!可是,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我愛的人就這樣在無知無覺中被歷史吞沒,我要做些什麼,我總得做些什麼。
心亂如麻,手指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馨寧姐姐在一旁焦急不安道:“蕊兒,蕊兒,你怎麼了?”
“沒,沒什麼!”我強自鎮定,扯了扯嘴角道:“許是早起不小心受了些風寒,現在身上有些不自在了。
“那,你快躺著休息,我去喚大哥來給你看看診。”馨寧說著便要去尋凌軒。
“姐姐,不必了。我現在好些了,你若去找凌先生,一會兒驚動皇上便不好了。”我急阻道。
馨寧眼含疑惑地望著我,又伸手來試了試我的額頭,緊張道:“燒是沒有燒,可是你臉色這樣蒼白,定是不好的,還是讓大哥來看看吧……”
“姐姐,真的不必了,你沏盞熱茶給我喝下,一會兒便好了。”我拉住馨寧極力勸阻,心裡亦是千迴百轉。
改變歷史!可能嗎?若真能改變,那麼將來會是怎麼樣的?即便歷史真能改變,那我要怎麼做呢?
這些念頭一直在我腦海中翻騰,卻怎麼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保元見我神不守舍,多次關切相問,我只得推說是身上不舒服。
接下來的日子,我把全付精力都放在研讀與蜀國有關的史料上,更託靜宜找到地形圖,還特意向馨寧和吉兒打聽了蜀地各郡的經貿情況。
蜀地歷來富庶,近年雖天災不斷,然多年來的積累還是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兼之商貿繁榮,國庫亦是充足。我大蜀交易流通多用的是銅錢。
如此算來,若要擴充軍備,加強邊防,依國中財力來說應該沒有問題,有了這些個底氣,我心下稍安。
然而,隨後不久,小武又傳來訊息。
信中言道,柴榮待趙匡胤極為倚重,高平之戰前他便擔任馬直軍史。由於出身皇帝的藩府舊僚,繼而成為柴榮的軍事親信之一,得與貴戚張永德一同分領侍衛親兵隨從出征。而高平之戰後,便擢升為殿前都虞候,領永州防禦使。現今又受命負責周朝禁軍的選拔。
小武還提到,趙匡胤為人豪義,常在軍中結交朋友,為他首的義社十兄弟都是手握兵權,在周軍中有一定身份地位之人。
照此看來,他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勢力,而推算起來,時至今日他也不過二十八歲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