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在那裡投資,你會選擇什麼?”
“我會選日常生活消費用品,他們在這一方面的產品不豐富,價格比較貴。”
“如果讓你在當地推銷農業機械,你會怎麼做?”
“首先了解當地市場,和自己的產品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優、劣勢,再針對性地進行推銷。”
“如果一個月你都沒有銷出去一臺,你會怎麼做?”
“如果這個產品在當地確實有推銷價值,我會繼續努力,如果沒有,我會放棄。”
“恭喜你,你被我們公司錄用了。”胡佑民笑著說。羅娟對他說:“下午你到人力資源部辦理入職手續。”
他禮貌地說聲謝謝,轉身離開。第三人是個奇葩,自稱會英、德、法三國語言,還在某跨國公司任過營銷主管。
用英語作自我介紹時倒也流暢,要他用德、法語再說一遍時,就結結巴巴了。胡佑民將簡歷遞給羅娟:“你來問吧。”
她看了一眼簡歷問:“你曾任職過的這家跨國公司,非常不錯,你為什麼要離開?”
他侃侃而談:“那家公司只是表面上不錯,實際上管理不行,束縛了員工的個性,不能很好的發揮個人才能。”
“你做了一年多營銷主管,能不能談談你的體會?”
“管理其實很簡單,放手讓下面的人去做,只看結果,不問過程,進行績效考核,多勞多得。”
“如果你下面一個員工業績不好,你會怎麼辦?”
“給他二次機會,第三次還不能提升業績,就只能讓他捲鋪蓋走人了,國內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她用眼神和胡佑民交流了一下,對他說:“面試就到這裡,你回去等通知吧。”他大大咧咧地轉身走了。
後面的面試,錄用了幾個。只剩五份簡歷的時候,有一個女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從簡歷上看,條件非常不錯,北外畢業,法語專業,英語也過了六級。在某報社駐法國記者站做了二年多記者。
她進來後微微彎下腰,用法語自我介紹說:“兩位領導,上午好,我叫向竹雨,白沙市星沙縣人,今年二十六歲……”
她穿著樸素、得體,身高約一米六五,身材苗條,相貌不是特別漂亮,是屬於那種耐看型的,臉上帶著平和、自信的微笑。
羅娟問她:“你三個月前離開駐法記者站,辭去這份令人羨慕的工作,可以說說原因嗎?”
“我也非常後悔辭掉了這份工作,當時因為男朋友逼我回來結婚,加上母親生病了,心裡比較擔心,所以辭職了。”
“你已經結婚了吧?愛人在哪裡上班?”
“我們和平分手了,因為分開得太久,兩人發生了很多變化,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加上我們都不願將就,分手對雙方更好些。”
“你母親的病好了嗎?”
“已經好了,謝謝。”
“你沒有營銷經驗,按常規錄取的可能性不大,你為什麼還要來?”
“貴公司是一家大型集團公司,薪酬、福利好,工作環境好,升職空間大,很多人以進入貴公司工作為榮,我也不例外。”
“營銷並不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崗位,有經驗的並不一定比沒經驗的人做得好,我讀大學時,也兼職做過一些推銷工作,不完全算門外漢。”
“哦,你很有自信,可以談談你對營銷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