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名門嫡後> 第一百二十章 認個義女不就成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章 認個義女不就成了? (1 / 2)

秋曳瀾忽然拜訪薛家,不僅僅讓薛暢察覺到了秋靜瀾的危機,也讓秦國公察覺到了端倪。[]

當天晚上就把江天驁、江天騏喊到書房:“十九媳婦去薛家的事情你們知道了麼?”

堂兄弟對望一眼:“已經知道了。”

“薛暢不好動。”秦國公非常心平氣和的道,“不僅僅因為他那邊的勢力也不小,也是因為,沒了他的話,這天下,必亂!”

見侄子跟長子似乎不贊同,他眼一眯,“知道為什麼陶吟松號稱‘國之柱石’,而我戎馬半生,卻只得了個‘國之干城’的評價嗎?”

“因為我于軍略可稱精通,但在治國安民上,別說陶吟松,就是天驁你,也能把我比下去!”秦國公淡淡的道,“咱們家跟谷太后爭權這麼多年,大瑞還國泰民安的,固然是因為兩邊都有分寸,但最大的緣故還是薛暢!沒有他帶領的中立一派居中持平,專心吏治,大瑞早就民不聊生了!所以即使谷太后已經無力迴天,此人也不能動!”

頓了頓,“所以秋靜瀾那邊,不要再露出敵意!他是薛暢看中的衣缽傳人,薛暢已經差點折了一個看好的傳人薛弄影,若秋靜瀾再出事,他必定不會善罷甘休!這次他針對周王下手你們也看到了,別看他手裡無兵無卒,真跟咱們家拼起命來……咱們家就算不怕,但也沒這個必要!”

江天驁忍不住道:“二叔向來大才,不涉吏治,難道不是因為故意讓著薛暢嗎?從前侄兒有不懂的地方,都是二叔指點迷津。”他一直都覺得自己這二叔就是天下最能幹的人,區區吏治怎麼可能難得倒他?

“我沒說自己不會!”秦國公皺起眉,“只是遠不如薛暢!之前指點你,也不過是從大局上提點一二,細節都是你自己去想的,就算是這樣,換成薛暢來指點你,你受益必定更多!”他白手起家掙下江家現在的家業,除了軍功卓絕政治眼光不錯外,就是有自知之明。

論內政,十個他加起來也不如薛暢——能夠在谷太后與江皇后這對蠻不講理的婆媳之間斡旋多年,還讓兩邊都對他籠絡有加,並把大瑞治理得國富民安,這份手段,陶吟松復生,恐怕也就比他強了個出可為良將而已。

況且薛暢從沒摸過兵權,真讓他上沙場,誰知道他會不會做得跟陶吟松一樣好?

這樣的人才,哪怕沒有徹底投靠江家,秦國公也不願意折損。

畢竟他到現在都沒發現比薛暢更會治國的人——二後爭了這麼多年都保持著底線,為的是什麼?還不是怕真掐起來,即使贏了也就能拿到個千瘡百孔的國家,沒功夫享福就得收拾爛攤子?

所以只要薛暢不坑江家,秦國公對他非常有耐心——薛暢的才華絕對值得他這份耐心。因此為了薛暢,他願意在秋靜瀾的安排上費一費心思。再說秋靜瀾也是個人才,而且還不是輕易能夠弄到的那種人才,若能為江家所用,幹嘛殺了?真是太浪費了!

老實說秦國公這次對侄子、兒子都很失望:“看到擋路的就想剷除,這實在是莽夫行為!他們竟然沒有一個想過籠絡秋靜瀾為己用麼?”甚至寧願去算殺秋靜瀾的成本——就算覺得秋靜瀾是秋曳瀾的兄長,還是個妹控,算是固定四房黨,但因此就試都不試便放棄,這份心性跟手段,也太讓秦國公無語了:這樣怎麼做大事!

“父親,既然如此,那咱們自然聽父親的!”侄子跟兒子都不知道秦國公的真實心情,沉思了會後,江天騏道,“不過,四弟已經掌了鎮北軍,鎮西軍再交給十九的妻兄,這太不合適了吧?而且薛暢既然看中秋靜瀾做衣缽傳人,那把他繼續留在軍中也太耽擱了!”

江天驁跟江天騏同秋靜瀾也沒仇怨,之所以想弄死這個年輕人,打擊四房的勢力只是目的之一,歸根到底是打鎮西軍的主意。秦國公強調薛暢的重要以及跟他鬧翻的後果,堂兄弟兩個頓時想到薛暢既然可以為了孫子,暗中跟江家聯手陰谷氏,誰知道會不會為了秋靜瀾,再跟江天馳聯手陰自己?

這麼一想,就覺得還是聽秦國公的勸,放棄對秋靜瀾的殺意,轉而直接謀取鎮西軍吧!畢竟完全吃下鎮北軍的四房,已經牢牢把握住江家目前最大的根基了。再加個薛暢協助,秦國公一死,完全可以甩了他們一文一武權傾天下去!

還不如直提目標鎮西軍呢!至少,這是秦國公也贊成的。

果然秦國公聽長子這麼一說,微微頷首:“鎮西軍是肯定要掌握在咱們家手裡的,不過秋靜瀾暫時不能調回來——那些阮秋舊部不是傻子,當初約定好了讓他們動手時,就保證過不會過河拆橋!如今況氏父子才倒臺,就把秋靜瀾調回京中,繼而再派咱們的人去,那些人怎麼能放心?到底他們是軍中舊將,根深蒂固,一旦惶恐起來,齊心協力排擠咱們,可就麻煩了!”

江天騏皺眉道:“但如果讓秋靜瀾一直留在那裡,豈不是給了他子繼父職的機會?”他可是聽王統領傳回來訊息,說那些人雖然拿了不少江家的好處,但提起正事,個個都要先問過秋靜瀾才肯點頭,這叫他怎麼放心讓秋靜瀾在那裡久留?

也是秋曳瀾是四房的媳婦,江崖霜這個侄子又不好拿捏,不然他早就讓和氏出面,去軟硬兼施的逼秋曳瀾寫信把兄長喊回來了。

秦國公淡淡道:“無妨的,留他在那邊待幾年,咱們的人好歹有他作為緩衝,不容易引起鎮西軍的反彈……至於說你擔心他子繼父職完全沒必要,他太年輕了,你以為阮秋舊部會因為他十八歲進翰林,就心甘情願把軍權交到他手上?!沒有軍權,他待在鎮西軍中也就是幹一幹斡旋圓場的事兒,怕什麼?”

“要是還不放心,你們忘記了?他還沒娶妻吧?”秦國公掃了眼子侄,淡然一笑,“給他找個懂事機靈的大家閨秀盯著點,過幾年咱們的人在鎮西軍中站住了腳,便用岳家做藉口,讓他回京不就成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