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運送一萬匹草原駿馬,還順帶一些新材料打造出來的兵器。
這些新材料對於現代社會的人來講,不是什麼新材料,而是普通的鐵。而在戰國時期,鐵才剛剛發現不久,還沒有量產、開發。
白圭的商隊,是最早批次開發的。
不僅研製出了鐵製的兵器,還運用到戰車上面。
以前的戰車車輪,都是用銅製造的。銅車雖然比木製的車輪先進,可它是脆的,容易斷裂。而鐵製的車輪,更耐用。
當然!這是試用期。才研發出來,還沒有經過實踐。沒有經過實際運用,還不能批次生產。
給女婿送去的這一萬多匹馬,籠頭、韁繩、馬鞍、馬鐙等等,都已經裝備好了。但是!這是沒有經過訓練的馬。要想運於戰馬,還是需要一段時間訓練的。
不過!這些馬都被烏叔挨個看了,分別給這些馬打了標籤。用於騎乘的,就是戰馬。用於拉車的,給予它應有的標籤。用於文官騎乘的馬,另外給予標籤。
另外!還標註了馬的年齡、健康狀況等等。
烏叔對這方面有經驗,他把不同型別的馬先進行編號,分別為一、二、三……然後!再進行不同型別的下屬編號。再然後!編寫一個檔案出來,標註說明。
而被編號的馬脖子上,都有一個竹片標籤。
買馬、用馬的人先看竹片標籤,再看使用說明。這樣!就知道這匹馬是幹什麼用的?
甚至!母馬什麼時候懷孕生馬駒最合適,都有標註。
在兵器上面,是無法直接運輸去秦國的。一萬騎兵的兵器,數量是很龐大地。不說一萬人的兵器以及鎧甲等裝備了,就是裝備一千人,也是相當龐大的。
所以!你想從楚國或者魏國直接進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為了掩人耳目,白圭與商鞅商量好了,不直接進口武器,而是!購買銅鐵等成品。然後!由秦國自己冶煉鑄造。
白圭的礦產,主要在楚國。但是!不能直接、全部從楚國出口去秦國。你直接了,就會引起楚國方面注意。一旦被發現了,一定有人過問的。
所以!你必須從魏國、韓國、或者趙國等國出口過去。
以貿易的形式,化整為零。
而無論你從哪個國家進口,最近的路線就是函谷關。
從其它地方也可以,也有官道。可都不方便。唯獨函谷關是最好地通道。
所以!秦國要想發展,必須佔據函谷關這個戰略要地。
也因此!秦國的發展,離不開魏國和韓國。如果魏國和韓國把你的東大門給封鎖了,你就是死路一條。
所有物資都準備好了,現在!就等秦孝公搞好外交關係,把函谷關大門開啟。然後!所有物資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以各種形式、理由,運往秦國。
以白圭的經商經驗,最好地通關辦法就是:與各國的貴族合夥做生意,以高額利潤為誘惑,讓他們給你去通關!這些人報關,比你一個商人去報關不知順利多少。而且!出關也不用檢查。
當然!檢查是要檢查的,只要搞一下表面形式,做做樣子就行了。
然後!再由這位合夥的貴族去其他國家搞關係。
比如說!你想從趙國出口一批貨物到秦國去,是不是?可趙國沒有直接通道去秦國。當時的河西被魏國佔領著,你沒有近路去秦國。所以!你必須經過魏國,才能把貨物運輸到秦國去。
這時!有趙國的貴族出面,不僅趙國的報關能順利解決,還能解決魏國的關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