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得到老丈人白圭的保證下,商鞅與秦孝公兩人都不敢進行全面改革的。你沒有那個武力作為保障,一旦內亂起來了,你就收拾不了場子。一旦內鬼勾結外敵,來一個裡應外合,秦國就要滅亡。
不!秦國就會落入別人之手。到時候!秦國又恢復原來的樣子,國家貧苦,人民沒有活路。
根據商鞅估計,等到全面改革進行到關鍵時刻,老丈人援助的一萬匹馬和兵器等什麼地,應該差不多到位了。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就可以立馬進行阻止,平息內亂或者是意外。
全面改革的第一項改革就是:土地所有權進行調整。所有世襲貴族只保留現有的賦稅,擁有已經開墾的土地。
其他沒有開墾的土地,全部作為獎勵。
只要屬下人民有立功表現,就可以得到一塊土地。然後!他們開墾這片土地,以後只向君王上繳相應的賦稅,不需要向原來的土地所有者繳稅。
而在以前,所有土地都是屬於當地世襲貴族的。秦國的土地,被分封給了一個個世襲貴族。君王有君王封地,其他人也有各自的封地。
其他世襲貴族需要向君王上繳“國稅”,君王利用國稅來維持國家機器。
所以!世襲貴族們為了過上奢侈生活,就在上繳國稅的基礎上增加賦稅,搜刮民脂民膏,讓人民永遠過著貧苦的日子。
現在!你的地盤上面有多少開墾的封地,就收你多少賦稅。你以前一年向君王上繳多少賦稅,現在還上繳多少賦稅。但是!沒有開墾的土地,都作為獎品,獎勵給各行各業有功勞的人。
這些被獎勵的人,都是你封地上的子民。
這些土地,主要是用來獎勵兵士的。
秦國以後的路線就是:強軍!
以後!凡是在戰場上殺敵的人,他們的家人都可以獲得一塊土地。
所以!秦國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土地改革,就是動權貴們的利益。
其實!並沒有動權貴們的利益,只是削弱了權貴們的土地面積。因為!你以前向君王上繳多少賦稅現在還上繳多少賦稅,並沒有動你其他方面。
世襲貴族們不光收取土地賦稅,他們還有商業賦稅,手工業等方面的賦稅。比如說獵人有獵人稅,工匠有工匠稅,有很多種賦稅。
而商鞅和秦孝公的政策,收回一部分閒置的土地。再則!也不是永久收回,而是臨時的獎勵。
等到適當的時候,這些土地還是屬於你管理的。因為!這些土地都是你屬下的子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子孫後代或者是直屬親人還生活在你的封地上。是不是?
以後!政策肯定是有所變動的。比如說!可以增加適量的賦稅,然後按“國稅”與“地稅”的比例進行分配。這樣!土地還是屬於你的。
可是!就有一些人不相信你說的話,就是不接受。所以!商鞅與秦孝公才遲遲沒有進行全面改革。
時機不成熟,你要全面改革只會造成內亂。
土地改革只是商鞅變法的一部分,全面改革的一個開始。在其他方面,也是連帶地進行改革。道理就是這樣地:牽一髮而動全身。
商鞅變法為什麼要等到現在?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立法!
要想全面改革,你就必須立法先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