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們準備了酒菜,禮拜之後,白圭就與商鞅坐到案几前,一邊喝酒一邊說話。
兩人是坐在一個案幾前,不是電影、電視劇中那樣:一人一樣案几,分賓主的地位而坐。
喝酒吃菜都是次要的,只是道具、陪襯、慣例,說話才是主要的。
白圭雖然不是白圭,而是一個現代社會穿越過去的三流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可在商鞅的眼裡,他是白圭前輩、自己的老丈人、天下鉅商,他一樣是個智者。
不過!白歸也不完全就那麼被動、自卑,他也有一定地智商。雖然他是一個三流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可學歷並不是衡量一個人的智商標準。當年因為愛好不同而耽誤了學業,沒有能夠考上名牌大學。
白歸的愛好是武功,是自由搏擊。還有!他對棍術很有研究。要不是這個原因,他一心學習,也是可以考名牌大學的。不說考北大清華,最起碼重點名牌是可以考到的。
所以說!學歷不一定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就算你考了名牌大學,考上世界名牌大學,並讀了博士,人品有問題又有什麼用呢?是不是?
白歸不僅有智商,而且還傳承了白圭前輩的所有記憶和思維模式。
現在的白歸,基本上與白圭前輩融合了記憶,變身成為真正地白圭。他也認同了這一點,努力地把自己當成白圭前輩。
不過!在與商鞅的談話中,白歸還是明顯地感覺出來了:自己要是沒有融合白圭前輩的記憶和思維模式,在商鞅面前,智商低的不是一點點。
商鞅!果然是古代的智者!
要知道!自己是幾千年後的現代人,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商鞅!他是幾千年前的古代人,那裡沒有正規的教學模式、沒有接受正規的教育,完全靠他的自學。他能擁有如此學識,只會讓你不得不服!
商鞅先向老丈人講了一下他的身世,也就是家庭情況。他是衛國人,爹孃祖輩的大概情況。然後!是他的求學和自學經歷,以及如何來到秦國的。
他與白梅的相識、戀愛過程,就省略了。無須廢話,白梅一定講了,老丈人也一定過問了這件事。
接下來!商鞅就講他來秦國後,領取了秦孝公發的“通行證”和錢財,然後對秦國進行大概的走訪,實地考察。回來後!接受秦孝公的單獨問話。
他向秦孝公說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張,得到了秦孝公的重視。兩人是越談越投機,從君臣的關係一下子發展到師友的關係。
介紹完基本情況,商鞅就向老丈人講目前秦國的大概情況。
是大概情況,而不是具體情況。畢竟!有些東東涉及到國家機密,是不能對老丈人講的。不僅不能對老丈人講,連父母妻兒不能講。
比如說!秦國的軍隊改革情況,是不可以向外人講的。
在國家機密面前,老丈人等一切親人、至信的人,都是外人。
國家機密有國家機密的保密底限,跟公司機密、集團機密、商業機密、個人隱私是不同的。
現在的秦國,正在進行軍改,士兵們都盼著有一場大戰發生。士兵們只有上戰場,才能立功。只有立功了,才能為家裡掙來一塊土地。有了土地,家人才能很好地生活。
家人能擁有土地就能很好地生活下去,自己就算死了,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