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的治國理政的理念就是:發戰爭財,讓戰敗國割地賠償。
所以!雖然魏國是個戰勝國,可每次戰爭下來,至少要死幾百人上千人,甚至!上萬人。年年如此!幾乎是家家年年都要死人。所以!魏國人民受不了。所以!魏國人的戰爭創傷比其他國家更嚴重。
魏國人早就想遷徙了,遠離戰爭。可是!他們沒有地方去。秦國,他們去不了。韓國、趙國等周邊國家的人民,對他們都很仇視。
所以!當白圭秘密組織人遷徙去臨泉城堡的時候,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多魏國人的響應。結果!不是單獨一個人遷徙,而是!全家、全族的那種遷徙。他們認為!只有全家、全族遷徙過去,才不至於被別人欺負,特別是被草原人欺負。
在世人的眼裡、心裡,草原人是野蠻的代名詞。
要不是被魏國的那個老臣及時發現,逃離魏國的人更多。
這些人都以探親為由,拖家帶口離開魏國,先往周邊各個國家,與白圭的人會合。然後!由白圭的人安排,讓他們順帶運送貨物去臨泉城堡。
單單一家人拖家帶口去臨泉,太不划算了。幫白圭運送貨物,看押貨物不僅解決路費和安全的問題,還可以得到一筆“護送費”的。給白圭幹活,從來都是有報酬的,不會白乾。
白圭許諾他們:到了臨泉那邊,開荒種地三五年內是不收稅的。以後!只徵收大家都願意收的賦稅。但是一條!必須服兵役。臨泉城堡那邊的兵,不出徵打仗,只為了保護家園。
在臨泉那邊:你開荒出來的土地就是你的,上面沒有土地主,沒有世襲貴族、鎮邑等領導。
而在周地上面,是分“地稅”和“國稅”的。
地稅!就是各地的土地所有者世襲貴族,他們收取的賦稅。
國稅!是指君王的統一賦稅。君王是國內所有土地的所有者,所以!所有人都必須向君王繳納賦稅。
一般情況下,國稅輕於地稅。國稅是按照大比例來收取的。而地稅,土地主是按照土地面前等等來收取的。
當然!在國家面臨戰爭或者是戰後,國稅會加重。但是!也只是向各地的土地所有者加重,而不是具體到人民。
國稅加重,地方的土地主也就是世襲貴族,為了繼續過奢侈的生活,就加重人民的賦稅,水漲船高,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白圭制定了寬鬆、自由的土地政策,自然是吸引了大量的魏國人民遷徙。
故鄉!他們是眷戀的,捨不得離開。可是!這裡實在讓他們無法繼續生活下去了,為了活,為了生,他們不得不離開。
別了!我的魏國!我還會回來的!
當離別魏國的時候,這些人都有些灰太狼的不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