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的本意是,從大周各地抽調人口過去。各個國家的人都有,而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家族、一個家庭這種形式的遷徙。
這種一個國家、一個家族、一個家庭形式的遷徙,是很容易形成堡壘的。到時候!他們可能形成一個戰略堡壘,不服從你的命令。
比如說目前這種情況,從魏國一下子遷徙過來一萬多人,他們去草原上後,絕對是要住在一起的,形成了一個“部落”。
草原上的某些部落,人口還沒有一萬人。
魏國這些人來到草原後,很快就會集體適應下來,形成自己的生活習俗。
再則!他們生活在一起,暫時一定是很團結的。要是遇上野蠻的草原人,他們是敢戰鬥的。
不過所謂什麼?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到時候!各種各樣的人物都會冒出來,形成自己的影響力。
到時候!你想調教他們,就有了難度,他們可能會集體反抗。
不要看現在!他們是依靠你的幫助才來到大草原的,對你還是言聽計從。可一旦他們立足下去了,他們就有可能不弔你。
所以!白圭的意思是:從大周天下各個諸侯國抽調人員過去。而且!暫時人數不能多。
一萬人!對於還沒有形成規模的臨泉城堡,是有些負擔的。最起碼!你要保證這些人半年的吃飯問題。只有等到這些人定居下來後,第一季農作物收穫了,才算告一段落。
只有定居在這裡的人,生產出來的糧食不僅能滿足自己的吃食,還有積餘,才能按照比例來增加人口。
就跟國家生產錢幣一樣,不能胡亂地生產,是要按照國家生產總值和增長的比例來合理生產的。不然!錢幣就要貶值,就不值錢。
人口增加速度太快,就會因為人多而返貧,國家富裕不起來。而人口增加速度太慢或者是沒有人口,一個國家的經濟一樣起不來。
特別是在這個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沒有人口,國家絕對處於貧困狀態,發達不起來。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從魏國遷徙過去的這一萬多人,並不是一萬多人都是勞動力,而其中的三分之二是婦女、兒童和老人。
可以想象!這些人遷徙過去後,只能自食其力,根本沒有能力生產出多餘的糧食。
沒有積餘,一樣不能富裕。
不過!白圭讓這些人都帶來了適應臨泉這裡耕種的農作物種子。還有!帶上基本的生產工具。這樣!在這裡定居後,就省了一些成本。
在這些人當中,也有一些手藝人、工匠。白圭也讓他們帶上自己的生產工具。
這些人來臨泉後,只要給他們安排居住的場地,提供帳篷、建房屋的材料,基本就算解決了生存問題。
以後!只要提供他們半年間的糧食,就可以了。他們想要糧食,能勞動的人可以去參加勞動,參加築城。你給我勞動,我給你口糧。
還有!也可以幫我運送貨物。可以幫我把臨泉這邊的貨物運送到大草原上去,也可以把臨泉這邊草原上的貨物運送到中山國那邊去。只要你幫我勞動,我都給你糧食。
來臨泉的女人,除了生育外,還要照顧小孩和老人。另外!還要耕種。能耕種的老人,都要去耕種的。
不去開荒種地,你家就沒有土地。
能勞動的小孩,白天要參加勞動,晚上還要上夜校“掃盲班”,讀書識字。
得到初步統計資料後,白圭著急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