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緞?”李同聞言愣了一下。
虞夏算是文贇帶進來的,她提要求李同雖然有些不解但看在縣令大人的面上還是點頭同意了。
文贇也朝李同示意讓他別多心,雖然文贇不明白虞夏要這軟緞做何用,但虞夏不會無的放矢,自然有她的用意。
卜卦尋向其實虞夏並不陌生,上次在進士第尋找虞琅下落之時便用過一次,只是當時尋的是人,又有虞琅的生辰八字,所以下落好斷。
這次是一隻琉璃樽,是死物,無生辰八字可言,但對如今的虞夏而言,這些並不是問題。
虞夏將軟緞鋪到案上,淨手之後,神情肅穆,雙眼微闔,心中默唸所想,求告上天,手持三枚銅錢,反覆拋擲六次。
虞夏盯著卦象看了片刻,口中輕念:“甲己陽人乙庚陰,丙辛童子暗來侵,丁壬不出親人手,戊癸失物不出門……”
眾人又是好奇又是緊張地看著她的一舉一動,李同更是愣愣地說不出話來,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姑娘竟是個算命先生?
又忽然想到文贇對虞夏的態度,帶著些莫名的尊敬之意,這才回過味來,看來這小姑娘是個有本事的!沒準他那琉璃樽有望找回了……
想到此處,李同看向虞夏的眼神變得熱切了起來。
虞夏抬眼看向眾人,指著卦象道,“此乃離卦,卦指正南,失物應在兩裡之內,在一個男子那裡。”
就這麼輕而易舉地算出來了?
眾人神色間皆是不可置信,方才虞夏的舉動大家看得明明白白,不過就是擲了幾次銅錢而已,這就把位置給算出來了?還這麼精準?
要尋物真這麼簡單的話,李同早就把琉璃樽給找回來了,這滿大街的算命先生,他也找過一兩個。
見眾人臉上的不信之色,虞夏不以為意,只微微一笑,“你們自去探尋便是了,如果沒有,那便是我斷錯。”
文贇也道,“虞姑娘是有法力在身的玄師,就依她所言。”
於是一行人浩浩蕩蕩出了門,街邊路人早便聽說了李家琉璃樽丟失一事,這會兒看這行人如此大的動靜,便上前打聽,聽說是尋找失物,俱感新奇,便也跟了上去。
金壇縣房屋規制整齊,街道也呈經緯縱橫之勢,一條條巷子筆直寬敞,所以虞夏所指之處十分好尋。
正南方向兩裡地內只兩戶人家。
一戶人家亦是富戶,做米糧生意,將產業鋪到了京城,前年早已舉家搬離,遷往京城了。
而另一戶人家……
李同的臉色不太好看,又是不敢相信,又是有些惱怒。
一行人在這戶人家門前停下,門房見一下子來這麼多人有些傻眼,不明白髮生了何事。一個捕快上前,並沒有跟他解釋的意思,直接將衙門腰牌取出,示於門房眼前。
“官府辦案,還不速速開門!”
除了跟上來的圍觀群眾被留在了門外,一行人就這麼長驅直入,虞夏手中拿著定坤盤,感應著方向,帶領眾人在一間屋子前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