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小商店也開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關了,原因還是那個。
興旺村,一個不到七百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不到兩百人,能有多少生意?
平日裡了不得就是賣點三五塊錢一包的煙,家裡老人沒誰捨得抽那二三十的好煙,有些人三五塊的煙都嫌貴,買點菸絲,白紙一卷,就得了,五塊錢夠買一斤菸絲的了。
除此之外還賣點五毛一塊的小零食給村裡的小鬼,然後就是油鹽了,米都賣不動,農村人什麼都不多,田地裡的大米,都有一部分要拿來餵豬。
這麼一天下來,商店能賺二三十就算不錯了,大部分時候一整天不開張都正常,這一個月下來,連房租都不夠,自然也就開不下去了。
這做生意,不管是你做哪門,這人都是經商的基礎,有人才有生意,沒人,那自然就沒有生意了。
然後這議事廳就又荒了下來。
按說,這開診所也算是做生意了,都是拿人錢財,與人貨物。把診所開在這,沒什麼人流量,基本也可以預見,賺錢什麼的完全可以不用想了,能保住房租就算不錯的了,更別說前期的投資了。
不過張坤開診所的目的不在賺錢,他只想給閒著的自己找份事做,然後給村裡老人帶點便利,最後就是讓老媽光彩一下。
這開診所雖然算不得什麼檔次,但醫生就是醫生,一個足以讓大部分人羨慕的職業,這樣就夠了。
張坤站在窗戶外,掃著屋內的景象,這是越看越喜歡。
一樓通暢,三間門面房打通,隨便改造一下就完全可以做診所使用,做幾個簡單的隔間就行。二樓則可以做一些儲物室,辦公室,休息室。
而且這是整棟的,以前又有租給過其他人做小商店的例子,想必租下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了不得就是租金多少。
而且地理位置也好,就在村頭,門口就有水泥馬路,出行方便。離外婆家約四百米的距離,遠近也合適,步行不過四五分鐘,有點什麼事也方便。
張坤稍稍後退幾步,將整個房子收入眼底,這是越看越喜歡。
最終張坤一拍手,成,就這裡吧。
張坤眼珠子一轉,這房子應該算是村裡的集體財產,如果想要租下來的話,應該要去找村委會,或者說,直接找村委會主任就行。
如果張坤沒記錯的話,興旺村現在的村委會主任應該是李家的一個叔叔,雖然和外婆家好像沒多少走動,不過印象裡,好像也和外婆有點沾親帶故的,反正自己要叫他一聲叔叔來著。
這雖然不怎麼走動,但多少有點親戚關係。再加上,這議事廳荒著也是荒著,租出來多少有點租金,對村裡來說也是好事,自己又沒想著要少點租金什麼的,應該不難辦,以前不就有人租下來做商店嘛。
想到這,張坤二話不說,就朝著那李家叔叔家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