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魏宏文走,張坤沒有再阻攔,只是默默的望著魏宏文漸漸遠去的背影。
張坤沉默著,旁邊的彭春和也沉默著。
魏宏文說話,除了在說到他沒有輟學去打工給媽媽賺錢的時候有點歇斯底里外,其他時候,從始至終都是那麼的平靜,淡然,彷彿在訴說一件和他無關的事情一樣,即使少少有偶爾譏諷張坤的話,語氣也是那麼的平平淡淡。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想到平時都是他教育別人的話,今天卻被魏宏文用來反駁自己,張坤就忍不住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明明今天是他來勸魏宏文的,可是現在,他卻有一種,反而被魏宏文說動的樣子。
人生最大苦,子欲養而親不待。
是,這樣的悲痛張坤確實沒有經歷過,爺爺奶奶過世的時候張坤還小,外公也是,那時候不懂事,還沒什麼感覺。
可是,張坤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但這些年,他看到的,接觸到的,甚至幫助過的,如此中種種,又有多少?
不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張坤才打算放棄在外面晃盪,好好在家休息兩年,陪陪老媽,陪陪外婆,不讓自己以後後悔?
張坤有一種感覺,魏宏文是和他一樣的人。
聽著魏宏文說的每一句話,張坤都感覺是在說他自己,讓他無言以對。
魏宏文做的對不對?
對,張坤不僅要這麼說,還要狠狠豎一個大拇指,這人,好樣的。
中國以孝義傳家,百善孝為先。
張坤堅信,一個人只要孝順父母,孝順長輩,那麼他這一輩子,就算沒白來這世間走一遭。
而那些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張坤從來都是避而遠之的。張坤聽過一句話,不孝之人最無情,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孝順了,那麼還能指望這個人能對其他人好?
所以除了對魏宏文的經歷和選擇略感惋惜外,對他這個人,張坤反倒升起了絲絲敬意。
可是又轉念一想他進來的目的,張坤轉頭望了一眼半空飄著的彭春和,正巧這時候彭春和目光也望了過來。
彭春和一臉苦澀:“張先生,您看,這孩子,他,他……。”
“他,他這死腦筋,是吧?”張坤臉上露出一絲輕笑,望著似乎還在腦子裡找詞的彭春和,一聲輕嘆,然後一臉感慨的道:“彭阿姨,您有一個好兒子啊。”
“說實話,如果是我站在弘文的角度上,我也不可能做的更好了,或者,準確點說,我根本做不到他這種程度。”
“本來說好的,今天是來勸弘文回去讀書的,可是聽過弘文一番話,我卻覺得,也許他的選擇並沒有錯。”
“他至情至性,至善至孝,上對得起天地良心,下對得起父母恩情,也不枉你們一番苦心養育之恩,就是苦了他自己了。”
“不過,男人嘛,自己苦點算什麼,在外面吃點苦受點累,只要家裡一切安好,苦又算的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