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故宮,大家肯定熟悉,就是紫禁城嘛,皇城。當初張坤迎戰宮本田衝,便是在紫禁城演武場。而故宮博物院便是在故宮之中。
而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也堪稱全國第一,收有文物一百八十萬件,其中珍貴文物一百六十多萬件,涵蓋了幾乎整個中國文明發展史所有文物類別。
在故宮博物院中,僅青銅器這一類別,文物藏品便不下一萬五千件,這還是不包含錢幣和銅鏡之類的。
帶著齊向陽來到故宮,買了門票後,兩人便去了青銅器藏品區,然後在姚志平的指點點評下,張坤的轉述中,齊向陽開始了學習文物考古鑑定知識。
姚志平的教學很簡單,就是點出各種青銅器不同時代的差異,特點,等等,從材質的區分,到雕刻造型的不同時期特色,銘文的寫法,敘述方式的不同,來判定年代,最後綜合總總,才判斷一件藏品的真偽。
就這麼的,之後幾天,張坤和齊向陽便整天的泡在故宮博物院中,而有了名師的指點,齊向陽對青銅器的理解和鑑定能力直線上升。
雖然不敢說達到出師的水平,但確是將以往齊向陽多年看書的積累,漸漸轉化為實踐的經驗,算是初步有了青銅器鑑定的業餘頂尖水平了。
不過透過這幾天的指點教學,姚志平驚喜的發現,齊向陽的學習接受能力出奇的強,而且還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也許是之前看書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姚志平相信,齊向陽對古玩鑑定這一行,算得上天賦異稟了。
這原本只是想著,還了當年的愧疚之心,沒想到卻真撿到寶了。
這一下姚志平的心態陡然一變,原本只是打算讓齊向陽學習某個型別,教到能夠在這個行當混下去的程度就夠了,而現在,姚志平真的想把一身所學全部傳授給了齊向陽,真正將齊向陽當成了傳人。
之後姚志平二話不說,開始轉戰瓷器、書畫、玉器等領域,姚志平現在要看看,齊向陽到底是隻對青銅器有特殊的鑑賞能力,還是說是對整個古玩行當,所有類別都有突出的眼力。
而隨後幾天,姚志平可謂驚喜不斷,臉上的笑容也幾乎從沒停過,齊向陽真的讓他大吃一驚。
而隨著姚志平的滿臉笑容,張坤臉上的笑容也漸漸變的多了起來,不過張坤的笑容和齊向陽,甚至姚志平都沒有什麼關係。
張坤笑是因為,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然後他發現,好像……快要過年了。
當然了,張坤開心也不是因為過年,過年嘛,雖然是個大節日,但每年都有,再說了,張坤也早就過了小時候那種期盼過年的年齡了。
張坤開心,是因為過年了,周雅琪就要回來了。
………………………………………………………………
PS:@天堂畫匠錯別字是我的錯,下次一定好好檢查一下。不過之所以去博物館學習,而不是拿姚志平的藏品看,這一點需要解釋一下。
第一,姚志平的藏品講究精,所以少,藏品室東西不過三五十件,就算加上上一層的假藏品室的,也不過一兩百件,這點東西哪夠看啊?而大型博物館,藏品數量動輒數以萬計,而故宮博物院,藏品更是多達一百八十萬件。
姚志平的藏品精是夠精了,但是在數量上,絕對無法和博物館相比的。
然後還有第二點,姚志平的藏品都有了去處,最後都是要捐出去的,現在張坤對齊向陽的品性還不是很瞭解,萬一把這些東西展示在齊向陽面前,假如齊向陽心性不夠,說一句,我也是姚志平老師的弟子,這些藏品我也有份,然後張坤怎麼辦?
最快更新無錯閱讀,請訪問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