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漁港,現在依然保留數量不多的鏢漁船以及鏢魚手,但是日子過得都不咋地畢竟和其餘幾種捕魚方式比起來,鏢魚的的效率太低了,有可能在海上十天半個月也毫無收穫。所以現在的鏢魚手越來越少了。
從這艘鏢漁船上就能看出來點苗頭,像正規的鏢魚船都要配備觀察手、鏢魚手、副鏢魚手以及船手,觀察手負責指揮船手操船,鏢魚手專門負責鏢魚,副鏢魚手負責配合鏢魚手以確保鏢魚成功率更高。大家各司其職協同分工。
但是這鏢魚也要靠天時地利,現在在臺東地區有大量的流刺網漁船,使得魚類資源稀少。而且成功漁港鏢漁船的主要目標是旗魚劍魚金槍魚這樣的大型魚類,而這幾種魚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風浪較大的時候小魚群被捲上海面的時候,所以它們才會浮上水面獵食追捕,這更增加了鏢魚的難度。
在成功漁港,有吃旗魚和劍魚的傳統,很多人都是慕名而去吃魚的,而為了滿足這些人,那邊更多是採用流刺網去捕撈旗魚,大魚小魚都不放過,這也導致了漁業資源的減少,在這樣的商業捕撈的衝擊下,現在整個成功港的鏢漁船加起來也沒幾艘了,鏢魚的技藝也面臨著失傳了。
但是鏢魚手也有鏢魚手的驕傲!每艘鏢漁船上的人都是最有經驗的漁夫,苦練多年才能成為合格的鏢魚手,讓他們去改行,他們還真的不能接受!所以一些老鏢魚船都在苦苦支撐。
而今年他們就更倒黴了,因為氣候原因,整個黑潮外移二百多海里!整個臺東海域旗魚難尋蹤跡。這一冬天成功漁港的漁船隻捕撈到一條旗魚,還是流刺網捕獲的!
不過儘管如此,成功漁港還真不缺旗魚吃。
這些旗魚都是哪裡來的?林嘉文賣給他們的。
而林嘉文的旗魚是哪裡來的?四海漁業賣給他的。
不管劍魚還是旗魚,千里巖這裡都不缺。
當年蕭鵬為了豐富千里巖的魚獲的時候,把旗魚和劍魚都帶了回來,結果這倒帶出來了麻煩這傢伙實在是太能生了!生一次就450萬枚魚卵。儘管很多小魚長不大,但是在千里巖漁場這裡生活環境這麼好,吃著巫力飼料長得又快!現在這玩意都已經成了族群了!
在海里大霸王是虎鯨,那小霸王就是劍魚和旗魚了。這倆玩意是逮著啥吃啥!本來蕭鵬也沒管它們,畢竟海洋裡有自己的生態鏈不是?
可是自從潘佩宇告訴他,這玩意連藍鰭金槍魚都吃的時候,蕭鵬火大了藍鰭金槍魚多少錢?你才多少錢?蕭鵬直接給虎鯨‘虎子’下令,帶領虎鯨群控制旗魚和劍魚的族群,然後又讓老潘加大漁場的旗魚和劍魚的出產率,就這樣才堪堪控制下這些活祖宗族群。
那出產的旗魚和劍魚主要賣到哪裡呢?開始都是交給尼爾森往倭國賣。但是林嘉文知道這訊息後也要這魚,就是發往臺東地區。保證了成功漁港等臺東地區有旗魚吃,同時也在當地打響了知名度。
而他們旗魚的來歷自然也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但是當他們知道這魚是出自千里巖漁場的時候,他們倒也沒辦法了。首先是太遠,其次是曾經有人想要到千里巖盜魚,結果船被沒收不說,人也給抓起來明明是漁場,非說是說軍管區,這不是欺負人麼?
但是這事情還是讓人動心了,那就是這兩位‘羅氏兄弟’,額,不對,應該叫‘羅氏大爺’這兩人是親兄弟。
作為傳統的鏢魚人,他們都想讓自己的後代來傳承衣缽。但是現在年輕人更重視效益,雖說他們還從事漁業,也都是現代漁業而不是鏢魚。不但不接受他們的衣缽,甚至還說他們頑固不化,兩個老頭氣得不行:你們現代漁業也沒網到旗魚不是?
為了證明自己,這老哥倆這一冬天的旗魚捕撈季就跟旗魚耗上了,結果來來回回兩個多月竟然沒有任何收穫,所以兄弟倆一合計,乾脆跑到四海漁業,想要證明一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其實說實話,他們還真不算是盜魚,他們當時跟林嘉文公司裡去臺東縣的業務人員聯絡過,希望他帶話給林嘉文,說他們想要到千里巖鏢魚。但是林嘉文的業務人員根本也沒鳥他們,你們以為自己是誰啊?還讓我們帶話?
而羅氏兄弟跟林嘉文的業務人員打了招呼後就直接啟程了,他們都是老漁夫了,怎麼不知道這對漁場而言,客戶才是上帝,林嘉文是四海漁業的客戶,這林嘉文和四海漁業打聲招呼能不讓自己來鏢魚麼?
殊不知這四海漁業和別的漁場有點不一樣,在這裡客戶是孫子,漁場才是上帝。。。。。。
那這兄弟倆為什麼這麼有底氣跟林嘉文打招呼就敢來鏢魚呢?這也是有原因的。
客家人最講究的就是宗族,而誰家又沒有個闊親戚呢?他們家當然也有了!有樂壇教父美稱的羅佑竟然是他們的堂兄弟!這樣的面子總該有吧?
蕭鵬這才知道,原來華裔名人裡很多很多都是客家人,什麼黎明、張國榮、周潤發、曾志偉、萬梓良、鐘楚紅、彭于晏、劉若英、巫啟賢、陳小春。。。。。。光演藝圈裡就能找出來幾十個,更何況別的行業裡的名人了。
客家人互相幫助這一點不服都不行!
但是這一切,林嘉文和蕭鵬都不知道那林嘉文的業務人員根本就沒帶話。羅氏兄弟跑到千里巖海區還很高興,沒想到過一會兒就來了一艘船,船上的人啥話也沒說,端著槍就把他們指下來了我靠,這裡真是軍管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