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大毅力、大才情、大犧牲,怎麼可能另闢蹊徑走出這樣一條近乎燃燒自我的殉道之路?
所以韓紹此刻對公孫郢的讚譽與推崇發自肺腑、真心實意。
真人傑也!
依舊隱匿在虛空的趙家老祖沒有反駁,反倒在沉默一瞬後,嘆息道。
“這老匹夫是生不逢時……”
論天賦才情,公孫郢不弱於他,只可惜終究被兵家傾頹大勢所拖累,又因為當年的喪子之事有了心結。
最終問道太乙不成,這才不得已自斬道途,舍天道而成人道。
對於趙家老祖的感嘆,韓紹默然一陣。
“老祖他還有多少……壽數?”
韓紹問這話的時候,稍稍頓了頓,才吐出‘壽數’二字。
趙家老祖隱匿虛空的神念,似乎深深看了他一眼,而後才道。
“不出手的話,百二十年吧。”
“但……若像今日的事情,再來上三五次,怕是不足十一。”
八境天人壽元兩千,金身成道者周身無漏,略長一些。
有擅養生者,甚至能活到兩千五百載才有天人五衰降下,壽終於天地間。
公孫郢生於太宗文帝年間,到如今壽元剛過大半,卻已經是油盡燈枯之相。
實在是令人唏噓。
韓紹聞言,算是終於明白過來公孫郢這般急切地選擇自己的真正原因了。
‘因為他真的沒時間了……’
韓紹徐徐吐出一口濁氣,手中密鱗龍槍現出,隨後終於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依趙祖看,若有朝一日,老祖能夠解開心結,是否能夠重續道途?”
解開心結?
如何解?
望著韓紹手中須臾現出的那杆密鱗龍槍,趙家老祖心生明悟。
可心中卻不對韓紹的想法抱有太大的希望。
所以稍稍沉默便勸慰道。
“道阻且長,你還年輕,有些事情徐徐圖之即可,不可太過急躁。”
他可不想韓紹重蹈公孫郢這老匹夫的覆轍。
真要是讓韓紹成為公孫郢第二,他這麼多年的苦心謀劃,還有什麼意義?
只可惜韓紹對於他的勸慰,卻是不置可否。
“事在人為。”
準確的說,是‘勢’在人為。
大勢裹挾傾覆之下,沒有什麼是解決不了的。
若有,縱馬踏平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