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地產商> 正文 正文_第59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正文_第59章 (1 / 2)

第59章

二期專案,錦苑在調整方案後,原定計劃就會將投資增加到一億元,已經是錢萬里的心理極限,沒想到陳立還要他繼續追加兩千萬的投入。這意味著錦瀾花苑的房價要推高到一千六,才能保本;同時,這也意味著,跟新潮銳置業簽約的委託銷售協議,錦苑這邊每平方米只剩四百不到的保底利潤,這離他們預期就直接縮減了一截。

錢萬里笑著說道:“真要再追加兩千萬的投資,房價可得推到兩千以上,錦苑這邊才能保本啊。新潮銳有多大的信心將房價推到每平兩千以上?”

陳立早就估算是錦瀾花苑將土地、財稅成本計算在內,照方案執行,成本在一千六左右,錢萬里這老狐狸問他有多大的把握,無非是覺得跟新潮銳談的每平方米兩千的保底價太低了。

何婉也能聽出錢萬里的真實意思是要他們這邊讓些步,朝陳立看過來。

陳立在設計圖上寫了一個資料給何婉看,何婉點點頭,她這段時間病休了好幾天,對二期專案的情況,都沒有陳立熟悉,一切都讓他拿主意——新潮銳置業的股權結構沒有對外公佈,別人都還以為是何婉佔主導,何婉心裡卻清楚,她所能發揮的作用,實在是不如陳立。

“錢總,咱們也不繞彎子說話了,新增加的兩千萬投資,如果都由錦苑國際單方面投入,會壓縮錦苑的預期利潤空間,對錦苑國際也不公平。這樣好不好,我們原先的協議就不改動了,這兩千萬新增投資,算是二期及一二期商鋪的環境升級資金,由我們兩家平攤,唯一的要求,就是我們來掌控投入、錦苑監管……”

“……”錢萬里點點頭,但在決定之前,還是徵詢的看向在座的諸多副總。

陳立提出的條件不能說不公平,但也有人心存疑慮,問陳立:“照前後的協議,新潮銳置業要拿出兩千萬資金出來,新潮銳有沒有這個資金實力?”

“錦苑現在也拿不出二期建設的所有資金啊,”陳立笑道,“要我現在就拿兩千萬出來,我是做不出,我只能保證新潮銳置業最終的總投入,不會低於兩千萬。至於要怎麼運作,錢總是高手……”

“哈哈……”錢萬里哈哈一笑,知道陳立還是要從後期的利潤分成裡,逐步拿資金出來投入,但他現在相信陳立有這個運作能力,拍板說道,“行,就照你說的來。”

關鍵事情談妥之後,陳立最後還將先一期跟二期之間的臨街商鋪先建起來,也是方便更大規模的聚攏人氣,到時候商鋪可以先於二期房屋之前對外銷售……

****************************

錦苑國際的會議結束後,陳立又與何婉驅車趕回錦瀾花苑(銀杏花苑)售樓處,今天是十二月的最後一天,下午那邊還有一場月末總結會要開。

從九月中旬到十一月底持續了兩個半月的鋪墊與努力,都在十二月份顯現出了成果。“三十萬徵名”廣告營銷雖然已經漸漸落下了帷幕,一期臨街商鋪以租代買,補貼裝修計劃可以說是大獲成功,銀杏花苑小區在商都市的知名度都已經打響,十二月的廣告費用,卻正如陳立所預料的那般,縮減到了十萬。

網咖的開業更是為社群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剪綵開業當天就賣出近百套房子,習慣了新潮銳網咖舒適的環境與高階的機器配置,沒人願意再回去擠黑網咖。將持續到年前的半天免費上網時段,更將這種熱度推進到了逐漸穩定的局面。

同街的餐廳,飲吧,超市等商鋪的生意更是漸入佳境,在陳立的刻意暗示下最後剩下的一間小店面也被租聘給了一傢俬人門診,如今錦瀾花苑小區已經可以保障住戶,在不出小區周邊百米的範圍內,就能得到生活必須的滿足。

新潮銳置業公司由於階段性的補充進了印象廣告的人員,在湖濱佳苑新店開業後,再次進行了內部人員整合,何婉出任公司總裁主管所有的業務,劉同江、馮歆、苗靜他們負責眼進錦瀾花苑的二期專案;趙陽、牛坤負責置業公司下面的兩家地產中介門店。

錦瀾花苑一期專案尾盤二百三十套,從今天開始就會將正式封盤,但陳立會拿出二十套放到門店,掛出了一千八百元每平的價格,對外出售;湖濱佳苑那邊的門店,也直接將三十套視野最好的湖景套房,掛出了三千六百元每平的高價來。

十二月份,全月錦瀾花苑一期售房三百零四套,新潮銳置業公司分帳近兩百萬,扣除銷售人員提成獎金七十萬餘,廣告費用十萬餘及相關雜費稅款,淨利潤一百二十萬; 再加上尾盤提前結算的一百五十萬分帳,新潮銳置業手裡就有二百七十萬的資金可用。

月末總結會下午三點鐘就開完了,苗靜、馮歆她們就迫不及待的趕到財務部,結算這個月的提成獎金了。

下午售樓處這邊就直接封盤,有客戶過來也是由李鈞鋒帶著其他值班人員應付,馮歆她們就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從今天可以放一個大假,大廳裡歡聲笑談不斷,新一個月的獎金提成拿到手,都迫不及待的商量著今天就要趕著去聚餐、唱k。

陳立沒有馮歆她們悠閒,下午還有一攤事,二期的環境升級及營銷策劃等方案都要很快制定出來,這是陳立與劉同江要親自負責的事情,下午他還要留劉同江在辦公室裡討論事情。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黑了下來,劉同江家裡打電話過來回家吃飯。

劉同江便請陳立回家一起吃飯,正好接著談事情。

陳立隨著劉同江一起出了錦瀾花苑,一路往東直走到了舊國棉廠的門口,再順著條明顯破舊失修的水泥路往北步行二十分鐘穿過一片村落老宅,才到國棉廠的宿舍區。

陳立平時騎著腳踏車也都是從村落的老宅間穿行,來往於中大和錦瀾佳苑之間,有時不騎腳踏車的時候,也會偷懶直接從國棉廠的舊廠區直穿過來,廠區圍牆的鐵柵欄早被人截的七零八落。

天色已晚,陳立與劉同江一起從一座高聳水塔下走過,不禁多回頭看了兩眼,這座水塔做為這片地方曾經最高的建築,平時來往總會看見,來到跟前倒是第一次。

水塔中間收緊上下伸展的結構,站在下面看總會給人帶來強烈的壓迫感,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昏暗的環境中,水塔的陰影揹著月光投射進一片雖然殘破陳舊,卻也難掩喧囂的筒子樓。

回字形的建築只有一孔停滿了腳踏車的樓洞與外相連,陳立撤著身子走了進去,縱橫都十幾米的樓內大院中心也都被橫七豎八停放的腳踏車霸佔著,頭頂被樓房鎖住的天空,伸手似乎就能一把抓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