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三人全都不是兇手?
沒有兇手?
這是什麼意思?
那何老太究竟是誰殺的?
看他們都沒明白,周大人嘆息著解釋道:“從他們三人的言語之中,我猜基本瞭解了整件事的詳細情形。何老太的女兒之前與小鐵匠之間互生情愫,私定了終生,然而何老太為了能有一筆錢送兒子赴京趕考,卻要把女兒許給本縣大戶曾家那瘋癲的小兒子,此事想必你們都已知曉了。”
葉楓和張胖子都點了點頭。
“那一晚,小鐵匠因為忍受不了心愛的人兒卻要被嫁與他人,對方還是一個傻子,於是深夜跑去了城西烏衣巷,想要帶著何老太的女兒私奔,遠走他鄉。”
\ \\
“何老太的女兒本來就對於母親莫名其妙安排的這段婚姻十分抗拒,自然願意跟著小鐵匠走。誰知這二人剛跑到烏衣巷口的時候,卻被趕來的何老太給截住了。”
“何老太那一夜因為和兒子大吵了一家,兒子一夜未歸,因而心煩意亂,難以入眠。聽到家中有響動,以為有賊,於是手裡抓了一把剪刀防身,趕了出來,不料卻見到了女兒正欲與小鐵匠私奔。”
“何老太是何其憤怒啊!當即破口大罵,然而兩個年輕人卻已經鐵了心要在一起,無論她如何軟硬兼施,甚至於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也絲毫不能動搖他們投奔他鄉的決心。”
“眼見得女兒這一走,與曾家的婚事便將告吹,兒子上京趕考的費用沒了指望,兒子高中便成了一枕黃粱,心灰意冷萬般無奈之下,她竟然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用手中的剪刀自插胸口自戕!”
“啊?”葉楓和張胖子都不由自主的驚呼了一聲,萬萬想不到這何老太竟然會如此偏激。
難怪之前周大人曾說他們三人全都不是兇手,根本就沒有兇手,原來何老太竟然是自殺身亡的!
周大人深深的嘆了口氣,繼續說道:“何老太原本是想用自己的死,逼迫女兒乖乖的嫁入曾家,讓兒子能順利的拿到那筆嫁妝,從而上京趕考,金榜題名。為了這個,她甚至於不惜犧牲掉自己的生命!”
“她這一死,把她女兒和小鐵匠全都嚇傻了,完全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恰在這時,何老太的兒子回來了。”
“這個兒子原本從小就對自己的妹妹十分寵愛,雖然對母親極為孝順,卻因為這一次妹妹嫁入曾家的事情一反常態的極力反對,絕不願意為了自己能上京趕考,而把親妹妹推入火坑。”
“那一夜他與母親為此大吵了一架,憤而離家,直至深夜才回來,卻不料見著了這樣的一幕慘狀。但他畢竟從小就在外面吃了不少苦,震驚之餘,很快冷靜了下來。”
“此刻母親已死,他自然不願妹妹再為了他嫁入曾家受苦,於是便催促妹妹和小鐵匠趕緊離開,遠走他鄉,去過新的生活。”
“趕走了妹妹和小鐵匠之後,他便決心自首,一則是他不願妹妹擔負逼死母親的不孝罪名,二則是他自覺違背了母親的遺命,有負孝道,所以甘願受死,以求心安。”
“可是剛才妹妹走的時候神志不清,慌亂之餘竟然帶走了母親自盡時的那把剪刀,於是他返回家中,重新尋得一把剪刀,在母親的屍體之上
紮了十幾個洞,做出是他殺的假象,然後天明之後便前來縣衙見官之首,聲言是因與母親發生爭執,一氣之下失手殺人。”
周大人嘆了口氣道:“這也是之後為什麼程師姑檢驗何老太的屍首之時會發現致命一刀與造成其他傷口的兇器完全不同的原因。”
原來如此,張胖子點了點頭。
一轉念,他不禁又問道:“既然如此,為什麼那個妹妹竟然沒有走,卻又會回來自首呢?”
周大人說道:“這女兒當初之所以離開,多半是因為心中慌亂驚懼所致,待到天明,情緒逐漸平復,加上又聽說了哥哥帶著剪刀前去投案,自承殺害母親一事,她與哥哥從小感情深厚,豈肯就此離去,讓哥哥送死的?”
“於是她對小鐵匠謊稱要回家取些衣物,讓他先行離開,自己則帶著那把兇器剪刀,來到衙門自首,自承殺死母親,情願一死,以求還哥哥清白。”
張胖子奇怪的問道:“既然何老太是自殺身亡,他們只需要說出實情就好了,為什麼兩兄妹都急著自承是殺死母親的兇手?這可是不赦的死罪啊!”
一旁的葉楓卻有些明白了:“自古以來,婚嫁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女兒如今要與情郎私奔,本來意思大不孝,還因此逼死母親,其罪幾乎等同於弒母了,縱然官府不能治罪,今後外面人的指指點點,眾口鑠金,她只怕也難以見人。不如把罪名擔下來,求得一死,既能求得心安,也能換回哥哥的性命。”
張胖子點點頭,算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