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尋龍迷蹤卷一華山驚變> 第十八章 鄭和的堅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八章 鄭和的堅持 (2 / 3)

在見到夏原吉之前,鄭和絕沒有想到這個整天埋首於公務與賬本之中的書呆子,對於如今大明天下的局勢,竟然會有著如此精闢入微的理解和分析,也沒有想到他對於遠航計劃的反對會是如此的堅決。

很明顯,他已經仔細的看過了自己關於這一次遠航經過相關的奏摺,這當然是皇上特許他看的,他也從中得出了結論,遠洋周邊的諸國對於大明王朝毫無威脅,因而如此耗費巨資的遠航計劃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看起來,自己想要透過這次遠航一路之上的見聞來說服他的打算,現在已經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那麼就不得不換一種方法來勸服這位固執的夏大人了,雖然這是鄭和最不願意採用的一種方法。

他微笑著起身為夏原吉滿滿斟上了一杯酒,說道:“想不到夏大人對於眼下的時局和各地的災民竟然如此掛懷,分析得鞭辟入裡,條條分明,實在是讓鄭某佩服不已。”

夏原吉舉杯一飲而盡,一副醉眼朦朧的樣子望著他,對於他這些拍馬屁的話似乎聞而未覺。

鄭和慢悠悠的坐回了椅子裡,拖長了聲調幽幽的說道:“只不過說到,於國何益,於民何益,夏大人你以為你真的懂皇上的心思嗎?”

夏原吉愣了一下,眼中的醉意稍減,望著鄭和等著他的下文。

鄭和臉上展現出了一抹莫測高深的笑容,緩緩說道:“你以為,皇上力排眾議,不惜耗費重金也要堅決推行這遠航計劃,真的只是為了那些莫須有的傳聞,什麼建文帝其實還未死,而是遠遁海外,伺機而起這樣的無稽之談?你真的相信?”

此言一出,夏原吉臉色大變。

自從朱棣登基以來,對於建文帝自焚而死一事便向來是諱莫如深的。

他甚至於改掉了史書記載之中“建文”的年號,下令建文年依舊使用太祖皇帝的“洪武”年號,似乎是想以此抹去朱允炆在位留下的痕跡,藉以證明自己承繼大統的合法性。

而對於民間,尤其是朝中大臣們,更是嚴禁談論甚至於提起“建文”二字,一旦為人偵知上告,那便是抄家滅族的大罪。

鄭和與自己素來並無交情,如今卻對自己坦然講出了“建文帝”三字,雖說此時並無旁人在場,卻也令夏原吉大吃了一驚,也對於他對自己的信任而心生感激。

半晌,他才輕聲問道:“若非為此緣故,那卻又是為何?”

鄭和搖了搖頭,說道:“皇上行事,素來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他的心思,豈是你我這樣的臣子能夠看明白的?”

他慢慢的端起了面前的酒杯,輕嘆道:“就如同這杯中之酒,入口之前,除了斟滿它的人以外,誰又能事先知道其中裝盛的是瓊漿,還是苦酒?”

他舉起杯一飲而盡,說道:“然而我們做臣子的,有什麼選擇嗎?無論旁人如何看,只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一席話說得夏原吉也垂下頭去,似乎也頗有感觸。

沉默片刻,他似乎還想要說些什麼。

鄭和又開口說道:“皇上平素喜愛棋道,棋道之重尤在於佈局,或許你我都不過是皇上大布局之中一顆不起眼的小棋子罷了,連同這耗資巨大,興師動眾的遠航計劃,或許也不過只是一顆小棋子而已,何必一定要弄得那麼明白?有時候生於世間,最難得的便是,難得糊塗。”

夏原吉想說的話被鄭和又給硬生生的堵了回去,再度垂下了頭,若有所思。

鄭和伸出竹著夾了一口菜餚,似乎有些漫不經心的說道:“這次回京,聽說京城之中發生了不少大事呢!”

夏原吉心不在焉的隨口問道:“什麼大事?”

鄭和淡淡的說道:“聽聞前任錦衣衛指揮使葉知秋家的公子葉楓,忽然死在秦皇陵中了。而英國公家的世子,那

個張家的小胖子,也忽然犯下重罪,被抓入詔獄之中,還被英國公逐出了家門,最後卻莫名奇妙的越獄逃走了。”

夏原吉愣了一下,沒有吱聲。

鄭和此刻卻忽然話題一轉,忽然看似隨意的問了一句:“對了,令公子如今是在吏部當差吧?他如今一切可還安好?”

夏原吉的心中劇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