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食仙主> 第一百三十七章 告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七章 告老 (1 / 3)

朝堂上吹起的風懸了快三天,三天來朝堂上幾乎沒有訊息。

那日聖人取了摺子回去,言將仔細看看,聖人看得慢些,自然誰也不敢催促,但立在眾卿之首的那兩襲紫衣也不見太多表情。李度依然是默然地立著,彷彿與一切風波無關,元照依然每日上著摺子,大刀闊斧地動著他所有想動的事情。

有這樣一位新相朝堂上總要亂套的,但好在他的摺子能過的也不多,彷彿無論面對風格如何迥異的輔相,那支御筆永遠有它一貫的準則。

正當很多人想,這樣的令人心懸的局面不知還要持續多久時,臘月二十四日的黃昏,李度回到他在神京的宅邸,收到了一封來自西邊的信。

信紙很柔韌厚實,不那麼細膩,雖白卻不亮,反有幾分暗沉,像被風吹凍的積雪。這是西地的紙,李度很熟悉這種觸感。

上面的筆跡也很勁實,濃處如山,淡處如雲,筆鋒似劍……從很久遠的童年時,李度就對這種字跡十分熟悉,與他自己擅長的精麗小楷全然不同。

李度垂眸看著這張簡短的信箋,安靜了許久,而後他將其收起放在桌上,一句話也沒說,侍女青衣們侍立一旁,李度自己解下暖氅,淡聲道:“沐浴更衣。”

……

大明宮,紫宸殿裡。

盧春水雙腿並起,兩手擱在膝上,安靜地看著地面。

這位哲子其實由來是天理院最為人熟知的面孔,朱問深居,南修老邁,閭鼎疏離,唯獨盧春水年歲正盛。他出身貴門,品行端正,風雅昳麗,又領翰林學士之銜,算是朝見聖人最多的幾人之一。

然而即便盧春水,能來到這座寢殿的時候也並不多,獨自造訪更是屈指可數。

燭火燃燒中,內門輕微“吱呀”了一下,而後是那道熟悉的腳步,盧春水沒有抬頭,就從椅上前趨伏地而叩,恭謹道:“見過陛下。”

“免禮,坐吧。”

唐皇坐回案前,盧春水站起來,躬身後退坐回椅上。

他抬起頭來,高處那張聖顏依然淡漠清俊,一條黃綢束起微溼的黑髮,朝服已經換下,皇帝在這座寢殿裡總是穿著常服,盧春水每次來都是一樣。

即便作為朝臣眼中少有的幾位清貴“近臣”,盧春水其實也並不比他人更熟悉這位聖人,他確實面見這張聖顏多些,但很多時候盧春水並不感覺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人,而更像一道意志,或者一面冰冷的絕壁。

包裹進一副溫暖的人的軀殼裡,你所能熟悉的只是這副軀殼的習慣,淡茶還是濃酒,杏花還是桃花……只有這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但或者也只有這樣高如絕壁的意志才能支撐這個名為“唐”的帝國,也許正如傳說的歷史一樣,麟血的皇帝會和他們的帝國共生,得以分享麒麟長生久視的意志,從此不會因為“人”的昏噩與情感做出錯誤的決策。

不過盧春水至少習慣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這道身影面前你可以儘量直來直往。

他恭謹道:“陛下,臣有一問,二天之論真將在我大唐紮根嗎?”

唐皇看著他,暫未言語。

“臣當年入天理院時,求面聖上,曾吐一肺腑之言,不知陛下記否?”

唐皇點點頭:“你說,‘大唐不為天理而立,天理須為大唐而存’,此是你入院之真正信條。”

盧春水拜:“數載春秋,陛下竟仍然記得。”

“閭鼎也是這麼想,但他沒與我講過。”唐皇聲音輕淡,“且說。”

盧春水道:“今臣目光短淺,只覺二天之天理,並非大唐之利。”

唐皇頓了一下,卻沒有說話。

盧春水認真道:“容臣述淺陋之思,望陛下解惑:唐之立也,在於富國強兵,周遭不敢進犯;富國強兵者,在於聖人與五姓之治;聖人與五姓所以治理昌明,在於麒麟所指;麒麟之指所以正確,在於順天應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