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家大會正式開幕的前一天,喬喻過得的確非常充實。
跟三個小團體見面,聊了一些關於廣義模態公理體系被提出後的數學發展。然後又跟國際數學聯盟的結構委員會學者們聊了聊明天的開場報告。
中午一直都沒見到面的田導終於出現了,跟他見了一面,聊了幾句,下午就又去找老熟人了。
能看出田導現在在世界數學界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不過最讓喬喻開心的還是費城時間下午四點多點,他便收到訊息,袁老跟喬曦也到了。
訊息是鄭希文告訴他的。當時喬喻正在跟結構委員會的數學家們在會議室裡聊著。
鄭希文直接給他遞了張紙條,寫著袁老跟喬曦已經順利抵達酒店。
從這一點喬喻就能看出老鄭的團隊果然是很專業的。明明一直都跟在自己身邊,但周遭的情況都瞭解的一清二楚。
耐著性子跟結構委員會這些數學大佬們聊了一通之後,下午五點準時散會。
其實來場報告上要講的內容早就已經提交給組委會了,今天的見面與其說是做學術交流,不如說是一幫大佬們集體到數學界這位傳奇新秀面前來刷刷刷存在感。
這一屆IMU結構委員會的委員,只認識一位,也是唯一對外公開的結構委員會主席——皮埃爾·德里尼,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面。
辭別了這些第一次見面的世界數學大佬之後,喬喻便直接去找了袁老跟喬曦,兩人也是由組委會安排的房間。
雖然袁正心並不會在這次會議上發言,但畢竟他在世界數學界的地位擺在那裡。
這麼說吧,到目前為止同時拿到菲爾茲獎、沃爾夫獎跟克拉福德獎的數學家總共就只有兩位。
一位就是這次結構委員會的主席,皮埃爾·德里尼,喬喻剛剛見過。另一位就是他的師爺爺——袁正心了。
能同時拿到這三大獎的確很不容易。當然未來肯定還會有。畢竟沃爾夫獎屬於那種蓋棺定論的獎項,獲獎者無一不是數學某個領域的資深人物。
所以一般都是數學家上了年紀之後才頒發,代表著其在數學界的地位不可撼動。
也就是說對於數學家而言,年輕時候拿到了菲爾茲獎代表著在某個領域做了突破性貢獻。但還需要幾十年的學術積累,保持高度活躍跟持續創新。
等到晚年的時候才能拿到一枚沃爾夫獎章。
至於克拉福德獎,因為涵蓋了多個學科,除了數學外,還有天文、生物、醫療等等,能碰中正好拿獎不止要有實力,還需要一點運氣。
比如研究成果正好在克拉福德獎評審數學獎的週期內,不然這個週期內的研究成果正好拿了其他數學獎項,等到克拉福德獎評數學獎的時候大機率就會錯過了。
畢竟這種世界知名獎項的評審委員會會趨於平衡因素,一般不會就同一研究成果連續給人頒不同的獎。
比如喬喻因為他現階段所有的貢獻,拿到了菲爾茲獎,如果明年正好是克拉福德獎數學獎的評審年,喬喻又沒有新的研究成果,那麼這一年肯定就拿不到克拉福德獎了。
畢竟國際數學界已經對你的貢獻獎勵過了,自然要把機會讓出來給其他人。
所以想要把三大獎都拿到手,對於數學家而言需要的就是持續性的輸出,得不斷的有新東西拿出來。然後讓那些高傲的評審委員會不得不捏著鼻子把獎金頒發出來。
當然這是喬喻在聽袁老講國際大型數學獎評審規則時的想法。他還記得當時袁老特別交代他,要矜持點別什麼獎都去領。
尤其是一些為了自抬身價的垃圾獎項。往往會邀請那些知名的數學新秀。
嗯,對此喬喻的想法是,那些不知名獎金又少的獎項,他肯定是不會去的。
……
從會議中心趕到酒店,讓喬喻開心的是,袁老跟喬曦就跟他住在同一層。
不過這個時候袁老正在招待客人,喬曦也被叫了過去。
按道理這個時候喬喻去拜訪不太禮貌。不過喬喻可不在乎這些。
畢竟他是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