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酒店裡一個佈置得極為簡單的會議室。一個長形的會議桌,最大的亮點是有一整面寬大的落地窗。
微微抬頭看向窗外就能看到費城的天際線。
桌邊已經坐了五位學者。室內唯一的會議桌上擺放著各種咖啡跟茶水跟手寫的筆記本。
喬喻走進會議室時,看到的就是會議室內所有人都在跟身邊的人說著小話,室內全是各種嗡嗡的聲音。
“哈,今天的主角終於來了。喬,你肯定不知道,為了能跟你做一次討論,今天有些人不得不起了早床。”
坐在首位的一位教授站了起來,熱情的說道。會議室也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喬喻身上。
喬喻有些懵,扭頭看了眼陳師兄。
他本以為自己在數學界也算是個人物了,被邀請來參加這種小規模的會議不說人全部認識,起碼也應該認識大半。
誰能想到會議室裡的人他竟然一個都不認識。而且好像大家都沒帶隨行科研人員,就他帶著鄭希文在身邊。
“小師弟,我先給你介紹一下……”
“不用了陳,我們可以自我介紹,這樣能節省一些時間。我是尼爾森·威爾遜,普林斯頓物理學教授。嗯,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斯酉集合和量子態演化。”
“威爾遜教授你好。”喬喻立刻問了聲好,不過腦子裡還在想著,明明大家是來開數學會議的,怎麼一位物理學教授坐在了首位。
“叫我尼爾森就好了。”
尼爾森·威爾遜善意的答了句,然後指了指他身邊的老教授,說道:“這是我的老朋友,劍橋大學的哈里斯·羅賓森教授,主要是研究動力系統與混沌理論……”
“羅賓森教授,你好。”
“你好,喬,我一直想跟你見一面,今天終於找到了機會。”
“伊莎貝拉·德羅伊特,巴黎高師,主要研究ζ函式跟狄利克雷級數分佈。”
“你好。”
“井上健太,京都大學教授,專注於模態幾何化理論的數論推廣。喬喻先生我對你的廣義模態理論非常關注。”
“你好,謝謝。”
……
一圈招呼下來,喬喻發現今天這場小會來的人果然很龐雜,從普林斯頓、哈佛、劍橋大學、巴黎高師、牛津大學、京都大學……
全是來自世界知名大學的大佬級教授們。雖然這些人自我介紹的時候,只說了研究方向,但身邊的陳師兄,小聲把這些人的成就都簡要說了一些。
尼爾森拿到過諾貝爾獎跟狄拉克獎章,哈里斯拿到過波因加雷獎,以及2014菲爾茲獎提名,甚至入圍了最後的決賽圈。
其他的諸如克萊獎、薩拉·霍夫曼獎、亞洲數學大會獎、戈登·貝爾獎、ACM年度技術成就獎……
總之一堆喬喻沒都聽說過,沒聽說過的各種獎項。
相互認識大概只用了五分鐘時間。
很快尼爾森就讓喬喻坐到了自己身邊,然後開始了這次會談。
“這是一次非正式會議,你可以理解為一次頭腦風暴的沙龍,我們最近都在關注廣義模態公理體系,因為我是這次沙龍的召集者,所以首先提出一個問題。
我一直覺得廣義模態公理體系的密度函式和量子態的分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你在論文中所描述的模態路徑,我最近研究的量子態矩陣中也發現了一些類似的對稱性現象。
所以,喬,你是否考慮過,模態空間的構造可以推廣到量子計算的理論模擬中?”
喬喻眨了眨眼睛,這種感覺很熟悉。他解決了黎曼猜想之後,這半個月京城那些教授專程來拜訪他時,也是寒暄之後就這麼直接丟擲問題的。
好傢伙,他在華夏的時候每天過著這樣的日子,來了這邊之後還得過這樣的日子?
不過這個想法,是真的很新。喬喻思考了片刻後說道:“嗯,你的意思是將模態路徑對映到量子態矩陣中嗎?
說實話,這塊我真沒研究過。不過我覺得從幾何化的角度來看吧,這應該也是個相對還算合理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