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巔峰學霸> 第184章 你們是不是要反省一下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4章 你們是不是要反省一下了? (1 / 4)

計算所的劉釗元大概比盧巖湘晚知道這個訊息一個小時。

倒不是劉釗元的訊息不夠靈通。主要是最近計算所的工作很忙。

其實計算所這邊的工作一直都比科學院那邊的工作忙。沒辦法這邊都是較為務實的計算類工作。

攤上性子急的甲方,恨不得一週打幾個電話過來催促。

這也是當時計算所的劉教授會跟材料所的馬博濤產生不快的原因。

沒辦法,搞科研的都認為自家專案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人的專案都是在浪費國家為數不多的研究資金。

好吧,不管心裡是怎麼想的,但是對外話肯定要這麼說。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信了。

具體的表現就是沒事兒就找到知道計算所這邊在幫別人搞事情,沒幫自己搞事情就覺得是在不務正業。

顯然這也的確會讓許多搞輔助計算的數學人覺得不堪其擾。接到類似馬博濤這樣搞材料研究的電話,自然沒什麼太好態度。

而且對於搞計算數學的來說,對於數學理論這塊並沒有那麼關心。

畢竟計算數學更關心數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和演算法實現,畢竟他們每天面對的是現實問題。

至於理論上的完備性或抽象的邏輯美感,那是搞理論的那些傢伙才會喜歡關注的東西。

所以沒人專門給劉釗元打個電話說這些。

不過現在計算所有一幫精兵悍將已經成了喬喻的“迷弟”。

術業有專攻,聞道亦有先後之分,一線搞技術的崇拜牛人是有傳統的。

晚上吃完飯,把還在加班的技術骨幹叫來辦公室詢問登月計劃計算進度的時候,他才聽說了這件事情。

“喬喻宣稱解決了黎曼猜想?”

“是啊,您還不知道?外網都已經都已經快要傳遍了!”

好吧,這句話其實是有些誇張的。

只能說小範圍內已經傳播開了。畢竟現在距離論文在arXiv上上釋出才過了兩、三個小時。

不過也不算特別誇張。畢竟連他們都已經知道了這個訊息。

很多數學界的大佬都在各自社交平臺上的賬號上釋出了這個訊息。比如陶軒之就在部落格上釋出了相關內容,並且宣佈了他已經同意了成為論文聯合評審團成員之一。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知名期刊會使用雙盲或者單盲評審的方式。但顯然針對證明了黎曼猜想這種論文並不適用。

加上喬喻已經將論文釋出在了arXiv上,所以這次直接用的是公開評審與國際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或者說數學社群驗證等方式。

就好像洛特·杜根正在做的。直接邀請了十二位領域內的頂級專家,進行公開的聯合評審。

這種模式下,作者跟評審團成員之間不存在匿名,因為正如洛特·杜根跟喬喻說的那樣,雙方之間反而需要頻繁的直接做學術溝通。

喬喻隨時保持通訊暢通,回答任何評審團成員針對論文證明細節提出的問題,確保任何細節都得到清晰解釋。

這種評審模式自然也不需要評審人保密自己的身份。這樣的好處就在於不但能大大縮短論文稽核的時間,還能保證論文細節的判斷不出問題。

不管是佩雷爾曼的龐加萊猜想證明,還是懷爾斯的費馬大定理證明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驗證模式。

前者的證明被多個國際研究團隊驗證了三年時間。懷爾斯的證明也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社群審查跟修正階段。

當然這兩篇論文驗證的時間比較長也是有原因的。

前者的證明過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包括袁老在內許多人都認為佩雷爾曼初期的工作,證明並不詳細過於簡略無法接受。

許多關鍵步驟被簡單地提及或跳過,細節沒有完全展開。這些國際研究團隊在佩雷爾曼工作基礎上做了許多補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