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渺茫之中,突然讓她看到了點滴亮光,太后微微的暗示,蘇嬪心裡頓時就復甦了,爭權之意頓時萌生。
在宮裡,任何機會都不能失去。
可現在,她又陷入了迷茫之中。生病是其一,主要是因為顧瑾之的話。
蘇嬪想了很久,自己假如登上了後位,能不能做得安穩;她孃家沒有親兄弟,只有個老父親,不參與朝政多年,他又能不能抵擋住譚家的攻擊?蘇嬪哪怕做了皇后,又真的能隨心所欲、保住家族嗎?
連皇帝都不能隨心所欲,何況是她?
陡然間,這後位就變得索然無味了。
但,再一想,這次放棄,這一生只怕再也沒有這樣的機遇。她蘇嬪就要碌碌無為,混過這一生了。
她沒有親情,沒有愛情,沒有友情,甚至沒有權勢,獨孤又渺小渡過一生。年輕時的壯志,皆要掩埋,這是何等殘忍?
她不甘心。
這一夜,蘇嬪睡不著。
她翻來翻去,把這些事在腦海裡過了一遍又一遍,怎麼都無法取捨。
第二天,蘇嬪又派人去尋了張太醫,重新給她開方子。
顧瑾之就知道了蘇嬪的回答。
蘇嬪不願意放棄。
顧瑾之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她沒有權利多說什麼。
****
到了正月初四,又下了雪。
鵝毛大雪紛飛,屋簷和樹梢很快就染得純白。
顧瑾之和朱仲鈞用過早膳,去了坤寧宮給太后辭行。
太后想多留他們住一日,道:仁壽宮去年年底就建好了。哀家請欽天監擇了日子,明日是吉時,哀家搬過去。你們倆留下來,明日一共瞧瞧仁壽宮去。
顧瑾之記得,這個時期的太后。的確是住在仁壽宮,而非慈寧宮。
仁壽宮建得比較早,慈寧宮則到了帝國的後期才建立。建慈寧宮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給太后住,而是為了安排先帝留下來的老太妃們。
到了清朝,慈寧宮才成了太后居住之所。
聽太后這意思,她要騰出坤寧宮。說明坤寧宮今年要有大用處。坤寧宮歷來都是皇帝大婚時舉行大典的地方了。
這是要封后了。
太后這麼一挪地方。估計會在朝中掀起軒然大波吧?
朱仲鈞和顧瑾之不好拒絕太后的善意,只得多留下來,又住了一日。
仁壽宮在坤寧宮的西側,不及坤寧宮華美奢靡。卻更加雍容內斂,與太后的莊重氣質很符合。
遷居有遷居的儀式。
儀式之後,宮裡的妃子們都來給太后恭賀。
諸位親王也帶著王妃們來。
顧瑾之和朱仲鈞跟在人群后面。
蘇嬪看到顧瑾之,沒有露出半分異色,笑盈盈一如往昔。
顧瑾之也衝她微笑。
到了正月初六,朱仲鈞和顧瑾之巳初從宮裡出來。
兩人先到了顧家,給宋盼兒和顧延臻拜了年,雖然晚了很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