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三歲月經初潮,就一直那麼痛著。
顧瑾之說,能用藥先治好這月經疼痛,三奶奶大喜。
能解了這該磨人的痛,她也少了樁苦事,豈有不同意的?
“先吃兩個月的艾附暖宮湯,一共一百二十劑,每日吃兩劑,不要間斷。”顧瑾之道,然後寫了方子。
艾附暖宮湯由艾葉、香附、川斷、吳茱萸、官桂等組成,乃是個民間驗方,後世的大夫所創,這個時空尚未出現。
顧瑾之記得這個驗方,專治血虛氣滯、下焦虛寒導致的宮寒。
宮寒就月經不調,而且痛經。
艾附暖宮湯除了暖宮調經,還有理氣養血之效。
胞宮裡暖了起來,氣血充足,才能孕育孩子。
顧瑾之將這個道理,告訴了三奶奶。
三奶奶忙道謝。
大夫人聽說了顧瑾之給三奶奶取脈兩次才開了方子,足見顧瑾之是非常的慎重。
大夫人心裡也升起了希冀。
她親自請了顧瑾之,單獨問她:“你有幾分把握?”
顧瑾之道:“沒什麼把握。只是胞宮有寒,也該治治……”
她說得很保守。
大夫人就嘆了口氣。
三奶奶的孃家母親也聽聞了女兒在吃藥,忙過來瞧。
三奶奶是夏首輔的小孫女,她的父親,乃是夏首輔的第五子,她母親在人稱虎夏五太太
得知是顧家那位神乎其神的七小姐開的方子,夏五太太很是放心,叮囑女兒先好好養身子:“……你沒有親妯娌,原本就不用攀比。大房的大*奶,過門兩年才生了個女兒。如今女兒兩歲了,又懷了身子,她斷乎不敢因而輕狂而瞧不上你的。”
三奶奶笑道:“沒有的,娘。我早就說過了,家裡的人都好,沒人笑話我。大伯母經常勸我放寬心,別急躁。是我自己太過於輕浮不沉穩……”
夏五太太就握住了女兒的手。
她幾個孩子裡,只有夏氏這樣多災多難。
夏氏則問夏五太太,家裡人都好。
“上次說祖母病下了,如今還好嗎?”夏氏問。
夏五太太笑道:“年紀大了,能有什麼事?還不是擔心你七姑母嗎?你姑丈上次和你姑母吵架,不敢說你姑母什麼,跑到外院尋事,打了你大表哥一頓。你姑母氣得又和他鬧起來,回家和和離……”
夏首輔有七個孩子,五個兒子,兩個女兒。
其中的小女兒,嫁給了早年翰林院的一位舉人學子,叫傅忖義。
傅忖義拜在夏首輔名下,而後才中了個同進士。
是夏首輔百般週轉,才將傅忖義選在戶部,謀了個六品主事。
夏首輔的小女兒,也下嫁給了傅忖義。